主內牧長、弟兄姊妹平安:
新春伊始,祝願在快樂的新年裡,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的力量!
願祂用種種美物來滿足你,使你青春常駐,健壯如鷹。(詩103:5現代中文譯本)
小時候,老師說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有五千年文化歷史,有自己的傳統曆法;我們住在香港,中西薈萃,每年慶祝兩個新年,一個是公曆的,一個是中國的,每一年都會歡渡兩個新年,是多麼了不起啊!那時候,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公曆新年沒有什麼看頭,只是轉換一個年份的數字而已;中國新年就大不同,真的是除舊迎新,喜氣洋洋。「年廿八,洗邋遢」,年廿八前,爸媽已為我們選購了大年初一穿著的新衣鞋襪,會換上的新床單被蓋;年廿八後,一家大小合力粉飾牆壁、為大門鐵閘掃漆、把地板抹淨刷亮,在煥然一新下,開始預備新年的菜肴糕點,到了除夕夜,吃過團年飯,就往逛年宵。中國新年是多麼的高興和熱鬧啊!
長大後參與宣教工作,才知道潑水節是泰國新年,開齋節是穆斯林新年,候麗節是印度新年,原來其他國家民族也有自己的曆法,過年的風俗,每年歡渡兩個新年的,不是中國獨有!
剛過去的年廿八,服侍本地尼泊爾族裔的義工為孩童舉辦中國新年聯歡會,雖然還未到新年,但好幾個孩子穿上唐裝上衣,又有好幾個穿上他們的民族服裝,一起來慶祝。聯歡會上,我們用普通話唱賀年歌、拼中文揮春、玩中文遊戲,滿有過中國年味道。
看著這群在香港成長的尼泊爾孩童,忽然明白他們也是第三文化的孩子(Third Culture Kids)。他們在香港出生,但居家日常仍保留著家鄉的傳統、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宗教語言。他們在香港長大,必須認識和適應香港的生活文化,用粵語和中文上學,對他們來說,是在跨文化。過去二十多年,我們努力探索如何讓作為第三文化孩子的宣教士子女健康成長、認識自己、面對衝擊。今天我們服侍這群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孩童,也在提醍我們思想如何明白他們獨特的處境和需要,如何適切地關愛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認識自己、面對衝擊。求主指教我們!
感謝每一位為我轉換賽道代禱和奉獻支持的牧長肢體,你的禱告,關愛和支持,成為我極大的鼓勵。雖然各樣事情還在起步探索,也遇見不知如何處理的困難,但深信藉著你的禱告和同工,神必引導開路!
深願你我都能過一個有價值意義的新一年的
廖婉芬
二O二五年二月五日
下載 PDF 格式 (中文)
下載 國際中華福音使命團_廖婉芬回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