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代禱信(5)2023年1月

archive

Home Category : 梔子宣教士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內平安:

        上一封代禱信提到希望回黃金國探訪,感謝主,我們真的成行,在此很想跟大家分享11月中回到黃金國探訪的點滴。我在當地逗留了二十多天,雖然時間短促,但有豐富的經歷。過去三年,當地不單受疫情影響,也因為政局動盪而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先前從不同渠道收到各樣的好消息及壞消息,有時也理不清實際狀況,今次能再踏足這地,心情是期待又忐忑。

        整個旅程中讓我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在我到埗後坐車離開機場,汽車停在一個收費站前時,一個相信不到10歲的小僧侶從車窗外探頭,用懇切的眼神期盼我們能佈施一點東西,當我心裡掙扎著、思想著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他的時候,車子已經駛離開了。這一幕雖然短暫,但卻一直在我腦海中出現,我能給他什麼呢?

        我們最先到達同伴從前服侍的巿鎮,必須入住酒店,每天早上8時出發到學生中心,學生已經回校上課,到傍晚6點多我們就要離開。因此與學生相處的時間不多,只能把握有限的時間,爭取機會關心他們。當我們與同工肢體再次見面的時候,大家都是滿心歡喜,能再相見,全是恩典,他們也很感謝香港的弟兄姊妹對他們的關懷與代禱。從他們的口中得知,當地的生活是愈來愈困難,貨幣大幅貶值,物價上漲了近5成,電力供應不穩,我們也經歷了每天不定時斷斷續續的供電,又或一天只來一小時的電力,生活大受影響,他們都說這國家進步了十年,現在又倒退了三十年!

        過去有約十年時間,這國家開放了,有很多宣教士短宣隊進來,帶來了資源,也播下了不少福音的種子;現在這國家再度封閉,但福音的傳播並沒有完全被攔阻,有些牧師傳道和信徒仍然在艱難的環境中努力傳福音。臨近聖誕節的時候,我們有機會與十多位神學院的師生同行,他們正要到我昔日服侍一條鄉鎮附近做佈道,他們到了一間小學,校長不是信徒,但很歡迎他們來分享聖誕的真正意義。我也見到學生中有幾名小僧侶,在聽見神學生分享後,生發慕道的心,盼望福音的種子在他們心裡扎根成長,讓他們可以得著永生的福氣。

        另外,我也有機會探望一些昔日住在學生中心的孩子。三年前疫情爆發初期,十多個孩子都須要離開學生中心回家鄉;其中一對姊弟,他們的父母都染有毒癮,當時就很擔心他們會否受影響,後來得知有傳道同工收留他們。今次回來能相聚,弟弟見面時表現得陌生又害羞,他的普通話似乎都忘記了,一直都不肯跟我說話。雖然如此,但見到他們生活平安,真的很感恩。近日收到姊姊的消息說,她的家人再沒有能力供她讀書,相信這種情況都很普遍,過往很多孩子都是要靠賴外來的奉獻才能生活和讀書,近年黃金國的狀況令人卻步,也漸漸被人遺忘,求主憐憫,也感動人心,更多來關心這裡的需要。

        這兩個城巿沒有太多打仗的風聲,只是偶然有零星突襲,較其他地區穩定,但抓兵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位兒童之家的負責人,特別請我們為孩子的安全禱告,某些民族的軍隊會來要求把十多歲的同族孩子帶走,訓練做民兵,求主施恩保護這些孩子。這兒童之家現在有30多位孩子,其中我認識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很多,看著他們能平安及在神的話語中成長,實在感恩。我們在這地區只停留了5天,剛好他們提前慶祝聖誕節,我也可以和他們一起過聖誕,在崇拜中分享神的話語,這是神給我的福氣!

        這八個月在泰北和黃金國,是滿滿的恩典,神帶領我們認識了不少的宣教同路人,他們對泰國或黃金國傳福音的熱誠,並以不同的方式來祝福這些地方,他們的分享和經驗,也啟發了我探索未來的路向,求主開闊我的思維與目光,也引領前面的道路,也請大家繼續為我代禱。

        感謝神的引領看顧,也感恩在各處都有關心和接待我們的牧者和肢體,也感謝有你們一直禱告守望和奉獻支持。1月中我已經從泰國工場回到香港,期盼能與大家見面更多分享這次短宣的體驗。

代禱:

  1. 回港後身心的適應,在港期間的事奉和分享,求主加力。
  2. 前面的宣教路,求主引領,與差會教會及各人都有美好的溝通和交流。
  3. 為家人的身體健康,特別父親身體軟弱,求主保守看顧。
  4. 家人能認識主耶穌,得著永生的福份。

梔子宣教士        
2023年1月27日

下載 PDF 格式(中文)
下載 回應表

Read More →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內平安:

        八月份開始在華語教會事奉,因此就搬進華人村居住。在這裡過了兩個多月,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看見神的愛,神在我們的生活和事奉上,都有美好的安排,讓我常想起一句歌詞「微細調配中,讓我得益處,現我再看天恩處處」。

        村子裡沒有公車,出入村都要叫摩托車接送,到巿區轉搭雙條車(songthaew),但是車也不多,經常要等上半小時至一小時。有一次我和同伴打算要坐摩托車從村子到巿區,再轉雙條車到孤兒院。我們帶著一個行李箱,但找了幾個車伕,不是忙碌就是聯絡不上。正不知所措的時候,其中一個車伕回電,說他正在駕私家車,也剛好快要到達我們住處。實在太感恩了,不單不用四處找車,私家車比摩托車更方便。上車時,車內正播著一首歌,本來沒有在意,但當看到顯示板,我就深深感動,歌名是:<看見神的愛>,其實我不認識這首詩歌,司機也不是基督徒。

        看見神的愛,那刻讓我想起神很多的恩典,更感恩的是,這司機剛好要去巿中心,途經孤兒院,他就提出載我們去,不用再轉公車,哈利路亞!我是看到神的愛,不只是這次,而是一次又一次。祂除去了隔壁養雞傳來的陣陣異味;在停電期間,讓我們剛好外出服侍;在停水時,我們又正好需要在其他地方留宿。這些都不是我們事先祈求,而是神的看顧,為我們預備,讓我們可以有更多力量去事奉。

        神的恩典不單只在生活上,也在我們的事奉中,給我們有服侍的機會。最初在民宿不能連上Wi-Fi。房東是法國人,因為不懂中文,就特意找來租住另一房間的中學生——強雲——來幫我們處理。雖然問題最後都無法解決,但因此認識了強雲。之後,我們有時會幫他補習英文。這期間大家也建立了友誼,後來有機會向他傳福音,他知道有聖誕節,但從沒聽過耶穌的名字,雖然最終他沒有決志。求主憐憫,讓他能更多機會認識耶穌,得著永生。

        另外,有一天教會牧師來找我們,準備一起去探訪。當經過門口大閘,牧師見到坐在門前的女士,便記起她曾經出席教會網上禱告會。牧師並不認識這名女士,但現在就這樣碰上了。她叫阿香,說自己也相信耶穌,但沒有決志,牧師就向她講明福音,最後她作了決志禱告。

        阿香是佤族人,丈夫已去世,她帶著四個兒子從黃金國來找工作;後來再婚,對方也帶著兩個小女兒。丈夫帶著大兒子到曼谷打工去,她則留在家照顧五個2歲到12歲的孩子。她是半年前才搬來這村,泰文中文都不太懂,朋友也不多。因為住在隔壁,我們可以常去探訪他們,與孩子玩,我們又和阿香做初信栽培,鼓勵她參與教會聚會。雖然認識時間很短,但我們在主裡建立了一份情誼,當要離開村子時,我們都很不捨。神很愛阿香一家,讓他們可以在這裡有機會返教會認識神;神也很愛我們,因為祂讓我們可以認識這家庭,彼此鼓勵。

        10月27日,我們完成了在華人教會最後的一個事奉——兒童及青少年活動日。最初預計有60人參加。教會牧師是在四天前才說要辦一天的「營會」,當時我們都很錯愕,心想會不會太趕急,後來決定只辦半天。原本以為牧師已經有構思,原來他們也沒有什麼想法,只是想在下學年開學前給青少年有一次教會活動!經大家的商討,決定以「神愛世人」為主題,我和同伴負責遊戲和手工。但這裡缺乏資源,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感恩剛好要到清邁聚會,可以順道去購買物資。又感恩,能夠買到需用的材料。在這幾個月,我們意識到要買手工材料是非常困難的,每一次能看到買到合用的材料工具,都會深深感到神的供應。

        活動當日,竟來了70多位少年人,當中更有10多名是剛從外地搬來的。大家都很專心投入參與,唱歌、遊戲、聽信息、做手工。我們很開心有這麼多人來,但要即時調整活動安排。心裡都有些忙亂,又擔心手工材料數量不夠,因我們只預備了60份材料。但神很奇妙,牧師趕緊在教會找來一些舊物資。我們也沒有細心數算,但分著分著,又把原來的設計減料,結果每位參加者都可以有一份材料,猶如五餅二魚的神蹟。而更感恩的是,他們能有機會可以聽到一次完整的福音,願主祝福他們。

        在這段時間的服侍,也察覺到自己有一點點的進步。記得在黃金國事奉時,牧師常突如其來提出一些要求。我心裡會有埋怨和質疑,也咕嚕他們為什麼不好好計劃,也常因此感到很大的壓力。現在在華人村服侍,也有類似的情況。但無論是主日或家庭崇拜分享信息,以及這次的活動,內心都很平靜;沒有抱怨什麼,只切切尋求神的幫助,也禱告神能使用自己的服侍。當然壓力是有的,但又覺輕省。感謝神垂聽禱告和憐憫我的軟弱,加我力量和平安。也感恩有同伴一同事奉,對我作出鼓勵和提醒,感謝主!

        我們的泰國簽證將於11月24日到期,而近日黃金國開始放寛入境,我們也想借此機會,回去短期探訪。盼望能與昔日同工朋友見面,了解一下當地的狀況。我們計劃11月中由泰國出發,請大家代禱記念。

        謝謝你們耐心的看完這封代禱信,比平時的信要長,因為真的有很多感恩事情想和大家分享。也請大家繼續為我們禱告。

代禱:

  1. 感謝主憐憫幫助,順利完成了在華語教會的事奉,在事奉中也有學習和成長。感恩教會的同工及肢體都很關心和幫助我們在這裡的生活和事奉,讓我們這兩個多月有很好的體驗。
  2. 感恩有同伴同行,大家能互相提醒,同心服侍。
  3. 求主保守阿香一家在村子及教會的生活,她的丈夫和大兒子在農曆年會回家,她很希望丈夫信主,求主保守。
  4. 為黃金國之旅,求主保守申請簽證、行程住宿的安排等等順利,也保守路途平安,開我們的眼,看見當地的現況和需要,主引領前路。
  5. 求主保守在港家人的身心靈有平安。
  6. 求主供應我宣教經費的需要。

梔子宣教士
2022年10月28日

下載 PDF 格式(中文)
下載 回應表

Read More →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內平安:

在一次崇拜中,講員以迦勒的生命,提醒我們專心跟從耶和華;他忠心於神的吩咐,也信靠神的應許,四十多年專心等候神。在兩年多的疫情中,等候的功課實在不易,在很多變化和未知當中,要抓緊神的呼召和應許。坦白說,經歷了很多的迷茫和屬靈的低谷,感恩有肢體關心和守望,有你們的代禱支持,讓軟弱的我能繼續走在宣教路上。雖然未能回到昔日的工場,但感謝主,能讓我到泰國工場有短期服侍,在與人相交相遇的時候,盼望察驗神的心意,引導未來的宣教方向。

與黄金國人相遇:黃金國是我從前服侍的工場,但現在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再回去。感恩來到泰國,仍然有機會遇到黃金國人,他們有的是多年前已移居到泰國,有的是近幾年因生活需要而來的。曾經探訪過一些由黃金國移居泰國家庭,多人住在一個簡陋的房間,當看到一些小學生時,感覺很親切,可惜自己的黃金國語有限,只能打招呼而已!祈盼他們在這裡可以生活平安,更盼望他們可以與主相遇,得著真正的平安。

與泰國人的相遇:在我們住宿的一間旅店,遇到前台的女生阿冠(譯音),我們藉著互相學習國語和泰語,慢慢建立了關係。有天,她主動邀請我和同伴與她禱告,原來她以前透過新加坡的一些信徒認識了耶穌,她是心裡相信的,卻從沒有決志。我們以手機軟件翻譯,分享鼓勵,最後帶領她作了決志禱告,很奇妙,很感動。感謝主祂為我們預備,能結出福音的果子。因為事奉的安排,我們要離開這個地方,最初擔心不知如何找到人去關顧她,但神愛祂的兒女,祂比我們更關心阿冠,在我們離開前的幾天,我們找到泰文聖經;另外我們也剛剛認識了一位女傳道,可以關心阿冠,當我把這女傳道的聯絡給阿冠時,她看到女傳道放在手機程式的照片,立刻就說她認識這個人,是她曾經做店員時常常碰到的一個客人。真的太奇妙了,神預備一切,為要叫悔改歸回的人,得以成長。

與孩子們的相遇:溫暖之家是差會的一個新事工,現在住了12個孩子,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來自破碎的家庭,因被父母遺棄而來溫暖之家。在人看來他們很可憐,但同工的話卻提醒了我們,不要用可憐的眼光看他們,雖然他們沒有了地上的父母,但他們能來到這裡,有同工照顧愛惜,認識主耶穌,每天聆聽聖經、唱詩讚美,臉上掛著笑容,身上穿上乾淨的衣服。內心記掛一些仍然流落的孩童,願主憐憫施恩,也興起弟兄姊妹去關心及幫助他們。

代禱:

  1. 每天與主親近,敏銳聖靈的督責和引導,能專心跟從神。
  2. 感恩有愛童宣教士同行,她經常照顧我,在事奉中也能彼此提醒和鼓勵。請為我倆前面的宣教方向禱告,求聖靈引導,也保守我倆身心靈健壯,有力服侍。
  3. 為初信主的阿冠禱告,求主看顧保守她,讓她有機會返教會,也可以好好成長。
  4. 為溫暖之家的孩子們成長禱告,也請記念那些仍然失落在外的孤兒,能早日得著救恩。
  5. 求主幫助帶領每天的事奉。八月開始會在華語教會服侍,求主賜智慧能力,在信徒中能有美好見證。
  6. 簽證於八月下旬到期,要辦理續簽,求主開路。
  7. 求主保守在港的家人身體健康,心靈平安,能早日認識主,得著永生的福氣。

梔子宣教士
2022年7月18日

下載 PDF 格式(中文)
下載 回應表

Read More →

        今天是中秋節,每逢佳節陪思親,香港連月來的動盪,心裡特別記掛在遠方的你們,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

        近月學生們一個一個的生病,曾經一個晚上有三個學生突然發高燒,關節和肌肉都很痛,甚至痛得不能走動,晚上都在哭。我心裡感到無助,只有祈禱交託給主。最初以為是感染了登革熱,後來知道是名叫「屈公病」的流行病,這區很多人都感染了。而我前幾天也染病,有了照顧學生的經驗,馬上到診所打針食藥,知道休息很重要,睡了整整兩天,燒退了,只是腿痛得很,要一拐一拐地走路。有飯店老闆一眼就看出我患了屈公病,主動地介紹了特效藥給我。生病時特別想家,沒親人在旁,卻有陌生人友善和熱心的幫助,也是恩典。這病會有長時間的關節痛,出紅疹等病狀,求主保守能快點康復。現在仍有學生新感染這病,求主醫治保守,讓這病不要再蔓延。

        感恩這兩個月都有香港短宣隊到訪,能夠見到香港人,用母語廣東話交談分享,感到十分開心。母會的短宣隊8月到訪,因著香港機場的狀況,他們要延後出發,來到這裡又剛好收到附近有武裝衝突,巿內氣氛都緊張起來,他們差點兒要馬上離開。但感恩各人都感到平安,也有信心交託主,繼續的服侍,雖然只有幾天,但他們的愛心服侍,祝福了這裡的學生,經歷主內肢體的關愛,也帶給我很多的支持和鼓勵。緊張的風聲近日平靜了,求主恩手帶領,能達成和平,也保守難民早日回家。

        7月中,有一對兄妹決定退學回家。起初是因為他們的爸爸吸毒,引致精神紊亂,怕會對他們不利,所以來了學生中心住宿。現在他們的爸爸被抓了,爸爸不在家,但他們可以安全放心回家了。聽到這消息,其實都很矛盾,一方面是感恩,他倆能在學生中心認識神,妹妹也完成了成長八課的栽培,她期待回家能向同伴分享福音。但少了兩個學生,中心突然變得冷清了,因為他倆是最愛說話的。那時覺得他們話太多,但現在大家都很想念他們;盼望他們能在家鄉有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代禱事項:

  1. 求主保守學生中心內各人身體健康,不要再感染到病毒。正在患病的,求主醫治,也減少這病的影響。
  2. 求主保守附近一帶能恢復平靜。
  3. 求主保守在港的家人身體健康,心靈平安,能早日認識主,得著永生的福氣。
  4. 與主保持親密的關係,更多信靠祂,抓緊呼召,忠心服侍。
  5. 求主賜愛心、忍耐、智慧和能力與學生一同生活,願主使用我成為他們的祝福。
  6. 有些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需要資助學費生活費,求主供應中心需用。

主內                        
梔子宣教士        
2019年9月13日

下載 PDF 格式(中文)
下載 回應表

Read More →

純文字版

宣教士之歌──梔子(本團派駐創啟地區宣教士)

對自己的一種鼓舞

  在這個創啟地區生活了三個月,在陌生的環境中不斷學習生活,有艱難、也有喜樂。

  第一天到來,住進教會的一個房間,牧師早已把它裝修好,有獨立的厠所,很感恩。房內只有一張木板床,匆匆購買了床褥和書枱,在教會禮堂拿張膠椅作辦公椅。感謝朋友提醒要帶些喜愛的裝飾品佈置房間,就把一些相片,弟兄姊妹送上的金句咭貼在牆上,有點家的感覺,我的新居佈置就這樣成了。

  因為初來埗到,沒有多買什麼,盡量好好利用手上的資源。由於地面不平,書枱時會搖搖擺擺,突然想起我保留著航空公司掛在寄艙行李上的小紙牌,就用它來墊著書枱的枱腳,剛剛合適!在香港隨手扔掉的物品,現在都變得珍貴。行李箱的手柄充當掛衣架,咭紙捲起來塞到牆上不知名的小洞就成為掛勾,發掘出這些可用的資源會感到開心。過了三個月,認識多了這城巿,知道哪裡可以購買合適的物品,但我仍然把房間保持起初的模樣,成為我點點的回憶。

  學習生活的其中一課是尋找消閒娛樂。這裡沒有什麼娛樂的地方,加上我只能徒步,最愛就是晨早到附近的小巿集逛逛,看她出售的各色各樣蔬菜水果、日常用品,也讓我認識這裡的文化生活。每天逛一逛,在路邊的小檔吃碗珥絲(米粉)作早餐。最近發現走四十分鐘路程就會來到一個大巿場,學生都驚訝我可以走這麼遠路,他們習慣一出門就坐電單車,其實只是我喜歡走路,也當作是做運動吧!

  六月份開始,天氣愈來愈熱,昆蟲開始出沒,有幾天,我房間裡外都有螞蟻群,連學生宿舍也是,令我很困擾。朋友介紹不同處理方法,我都試試看。有一次,當我在房內又發現螞蟻群時,有點沮喪,剛好有位小孩在,他說,老師你禱告吧!很感動,是的,老師要禱告讓螞蟻搬家,就這樣我們一起禱告。螞蟻搬家了!

  想起一句:「宣教不浪漫」。是的,宣教士在異地要學習和適應起居生活,這一切好像與傳福音拉不上關係,但卻是必然經過的階段。感謝神,在這些經歷中,每當找到解決方法,或學習到一樣新事物,都是對自己的一種鼓舞。

Read More →

        「老師,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大衛從校車下來就跑到我房間外,叩著門叫嚷著。這一句話突然提醒我:毋忘初心!我對孤兒的負擔,希望他們得著基督的愛,也盼望他們可以有家,當放學回來時對他們說聲:你回來了!簡單的一句,卻代表著有人關心期盼他們的出現。

        六歲的大衛是最年幼的一個,常常挨在我身旁。當他還未懂走路時,他爸爸遇上車禍身亡,媽媽後來改嫁,因後父吸毒,媽媽也染上了毒癮,無法好好照顧子女,所以大衛和12歲的姊姊經當地同工介紹,送到學生中心來寄宿。毒品的禍害在這裡很嚴重,除了大衛,也有父親吸毒致有精神問題和暴力傾向,媽媽要外出工作養家,而把子女送來寄宿的,希望孩子能在較安全的環境生活,也有上學的機會。

        學生中心二月初開始招收學生,今學年共有14名學生(6-14歲),大部份都能用普通話溝通,他們住在教會地段上一座由空置貨倉修建而成的兩層宿舍,由牧師夫婦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

        三月至五月是當地學校的暑假,我三月初到達工場時,學生只到華文學校上學,每天早上6:30上課,上午10:00便放學。回到中心,整天就是我和他們互動相處的時間,有遊戲,看聖經故事,學英文等等。孩子的心是單純的,有個孩子曾表示不會信耶穌,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問他時,他豪氣地說已經信了,他是看到五餅二魚的聖經故事動畫,覺得耶穌好厲害,就立志要跟隨耶穌。「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但願在這裡的孩子們,都能認識耶穌,一生都有主恩伴他們成長。

        來這裡已經有兩個多月,最深刻的經歷是,有一早上當我正在逛街市的時候,牧師突然出現在我面前,說要立刻出發跟一個家庭去掃墓。我很是愕然,因為半個小時前,我們見面他都沒有提起過。突然而來的探訪、家庭崇拜、午餐晚飯,這種隨時隨心而發的文化,給了我一些衝擊,也發覺到自己的軟弱,在異文化中的生活,真的很需要神的恩典和憐憫幫助。

孩子專心地看聖經故事動畫

孩子專心地看聖經故事動畫

孩子課後填顏色

孩子課後填顏色

感恩與代禱:

  1. 因為需要辦理簽證,於五月初回到香港逗留了三個多星期,在港期間能有機會和家人相聚,又可慶祝母親節,十分感恩。剛好又是教會的堂慶,能與弟兄姊妹相聚分享,感謝主。
  2. 感謝主,成功申請到一年多次出入境的簽證,於五月底順利回到工場。
  3. 與主保持親密的關係,更多信靠祂,抓緊呼召,忠心服侍。
  4. 求主賜愛心、忍耐、智慧和能力,與這裡的學生生活,願主使用能成為他們的祝福。
  5. 求主幫助適應這裡的生活,文化和事奉,與同工的相處。另天氣愈來愈熱,有時也睡得不好,求主保守身體心靈健壯。
  6. 保守在港家人身體健康,父親早前身體不適曾入院檢查,求主特別看顧保守。也求主憐憫,盼望我的家人都能信主得永生。
  7. 求主供應學生中心的需用,現時中心內有些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需要資助學費生活費,中心也需要增加一些設施,以及聘請廚師等等。

主內                        
梔子宣教士        
2019年6月11日

下載 PDF 格式(中文)

Read More →

代禱信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