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被建造(12/2022快訊)

archive

Home Category : 朱昌錂牧師(國際總幹事)

純文字版

泰國新天聖經學院第二期校舍工程奉獻禮 2022/10/14

我們同被建造

──泰國新天聖經學院 朱昌錂院長

「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哥林多前書三章10 -16節)

  今天我們齊集,為要見證神的恩典,將新天聖經學院第二期校舍工程完結獻上感謝,並將這工程的建築奉獻給主;求主繼續大大使用學院,訓練全職教牧,使他們成為好牧人、好管家、好工人。

  我們在這個時刻,重申我們的校訓:提摩太後書二章1-2節裡講述的三方面的訓練。

第一:生命上的造就(BEING),「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1節)

  學院是同學一起生活學習的地方、團契生活的地方、合一饒恕接納的地方。老師不僅在課室授課,也在模造學生的生命;老師不單傳遞資訊談學問,更是身教言教,作榜樣,好叫學生效法他們如同他們效法基督。

第二:真理的學習(KNOWING),「聽見我們所教訓的」(2節上)

  同學們在學院用功學習、努力讀書、認真做功課。學院的圖書館表明真理學習的重要,真理學習與靈命事奉並不矛盾,真理知識理應促進生命健康成長,神人關係和諧。真知識使我們更深經歷主的大能大力、慈愛信實、憐憫恩典,對事奉產生更大的能力和殷勤。

第三:事奉的裝備(DOING),「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2節下)

  神學教育裡的生命造就、真理學習,為的是訓練全職教牧去傳揚真道、保衛真理、牧養教會、尋找迷羊,在基督的名未傳過的地方,開拓更多未得之地,建立耶穌基督的教會。

  這校訓的三方面表達在我們的新校徽上。三條線代表生命的造就(BEING)、真理的學習(KNOWING)、事奉的裝備(DOING),是因為十字架的救贖,要使人得新生命,得著新的人生觀與目的、對人生有新看法、新思維、新境界,引進新天新地New Horizon。

  我們將這二期工程建築奉獻給主時,不會忘記我們建立學院的目的。我們的校舍、我們的教與學,都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根基上(林前三7-17)。當福音傳揚、世人歸信基督、教會就立在這福音根基上。但在這個福音根基上,教會要繼續建造,以致房屋成為榮耀的神的殿。

  我們訓練人去佈道傳福音,在基督的名未傳過的地方建立教會,我們訓練出去的校友同學,是用什麼材料來建立根基?是唯獨聖經,唯獨恩典的福音?是廉價恩典,不用悔改的福音?是不用捨己背十架的福音?房屋要建在堅固的磐石上,才能永不動搖。

  我們訓練去牧養教導栽培信徒的,是用什麼來建造信徒的生命?是著重表面功夫、討人喜歡、逢迎有名望的人、重富輕貧,走上巴蘭的路,加入可拉的集團,重蹈米利暗的覆轍,犯上亞倫的糊塗?還是做個能忠心教導別人的人,以生命建立生命的事奉?

  保羅警告我們,我們是在建造生命的工程,我們的房屋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根基上,並用上好的材料,在其上用金銀寶石建成榮耀的聖殿。今天我們將樓房工程奉獻給主使用,但我們不會忘記,房屋的建造是為造就合用的工人。我們要做兩件事情,在各處建立耶穌基督根基的教會。並且,在這根基上,用生命建造金銀寶石的工程,在恩典,順服,熱心,喜樂中建立別人的生命,也在建立自己的生命。

  我們建造房屋,今天奉獻房屋;我們是建造生命,也是奉獻生命;我們是在建造別人的生命,已是在建造自己的永遠。願我們都得賞賜。

  在這奉獻的時刻,我先請三位畢業校友分享。他們見證學院校舍先後三個時期的建造過程:租賃時期,第一期建造,第二期建造。


校舍租賃期(2011-2015)

  我是羅幗麗,傣族。我在學院畢業後,現時在中福的平安佈道所事奉。我入學院受造就時,學院沒有自己的房子,是租來的。各樣都在初階,條件裝設並不理想。神卻讓我有好的學習及得到很好的事奉操練。感謝神,感謝學院,感謝各位老師的悉心教導,感謝以禱告支持我的每一位。


第一期建校(2015-2019)

  我叫澤麗溫,拉祜族,現時在恩福學生中心服事。我在2016年入學,2021年畢業。我親跟看見,親身經歷,衪是使無變成有的神。我入學時手裡只有70銖,憑信心,我看見神的祝福。祂更奇妙賜給學院這塊土地,及後來興建B、C、D座。感謝神,榮耀歸於偉大獨一的神。


第二期建校(2019-2022)

  我是王青,苗族,現時在老撾教會事奉。我來學院時,已有B、C、D座。學院的生活有如一個大家庭,我們在這裡學習彼此相愛。學院老師啟發我對聖經有更深的認識,並且活用在事奉中。感謝神,使我在學術上的知識提高了,靈命成長也更進深。現在A座和禮堂都建好了,我也畢業了。感謝主!


  這個時刻,我們要將第二期校舍工程獻給主,我們更是要將校友、同學一同獻上給主。今天所有校友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來敬拜,代表萬族萬民同歸於一,代表我們將萬國珍寶獻上給主。我們的同學出去,將各族各方各國各民,萬國的珍寶獻給主。這裡有牧長的杖,這杖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如同校訓一樣。

  讓我們學院全體老師、校友、同學都站出來,同誦彼得前書五章2-4節,表示我們同領牧長之杖,我們起來同心大聲宣告:「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羣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現在我們同心為第二期建校工程奉獻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你,為過去你賜福學院,造就你的工人,讓我們的同學受了訓練,出去傳揚福音、建立教會、牧養羊群、使你的名得榮耀。在第一期工程,我們經驗你奇妙的供應與祝福,現在我們將第二期工程完成獻上感恩,在疫情、世界經濟不穩的情況下,我們經歷主奇妙的保護、供應、祝福,使工程完美建造。為許多在這事工上奉獻的、代禱的、關心我們的教會、團體、肢體感謝主,求主賜福他們。現在將學院全部工程呈獻上主面前,求主悅納、分別為聖,求主使用這地方,使我們住得平安、水源潔淨、生活健康,一切得蒙保守。求主使用這地方,成為生命建造、真理學習、事奉裝備的地方,成為裝備主工人的地方,使他們出去後,將萬國珍寶、招聚、呈獻給主。願你的名為大,你的國彰顯,你的恩典與祝福臨至萬族萬民萬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Read More →

純文字版

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非常態的四十五週年感恩

  二○二○年是中華福音使命團四十五週年。我們在去年就開始籌劃全體宣教士感恩退修會,和公開感恩餐會,期待著數算四十五年來的恩典,共慶團契相交的喜樂。只是疫情爆發,整個世界都是疫區。防疫的封國、封城、封村等措施,對本團十五個國家地區的工場,以及各差派地區辦事處,都受到極大的影響。國際旅遊交通斷絕,各類召聚的集會停止,經濟民生嚴重衝擊,上課在家,工作在家,教會聚會在家,整個世界停頓了。

  短宣隊沒有了,宣教士述職沒有了,宣教分享會沒有了。四十五週年宣教士感恩會沒有了,公開感恩餐會沒有了。好像整個宣教的世界也停頓了。這是四十五年來的非常態。

  忽然驚醒,神仍然在作工,祂發警告,懷憐憫。疫情叫人面對死亡的權勢,使人尋找生命的意義,鼓勵我們放下那些看得見卻會失去的,去得着那些看不見卻是真實永存的。有冷漠心靈得復興,尋道者得尋見。疫情促使我們積極進入網絡世界,一同超越時空,禱告、會議、團契、查經、敬拜、輔導、教學、佈道、關懷。

  神救恩的手未收回,宣教的世界從未停頓,我們今年仍然有短宣隊,有宣教士述職工作報告,有宣教分享會,有宣教士關顧輔導,有宣教課程,有宣教士招募,都在網絡世界進行。我們殷勤不懶惰,心裡火熱,繼續作主所交託的工,並為明年二○二一年回復宣教的常態常作準備。我們沒有四十五週年的感恩會,惟將我們日常的禱告、會議、團契、查經、敬拜、輔導、教學、佈道、關懷,成為馨香的感恩祭獻上,榮歸上主。

  詩篇一○○篇是我們感恩的表達。我們感謝稱頌神,因為四十五年來,我們真知道祂是神,獨一永活的神,祂是創造萬族的主,我們的好牧人,慈愛的救贖主,榮耀的君王。祂差派我們宣教士出去,供應一切所需。我們在十五個國家地區二十多語言群體中,傳揚救恩,神用神蹟奇事証明所傳的道。教會在福音未得之民中建立起來,各族各方各國各民在基督裡同歸於一,唱同一首救恩之歌,等候同一位的君王的再來,期待同一羔羊婚筵的歡樂。

  我們感謝稱頌神,因為我們數算四十五年來領受的恩典,心中充滿喜樂歡呼。以色列人安靜圍城耶利哥,大聲喊叫,城就倒塌。大衛殺了巨人哥利亞,以色列人就高聲歡呼。這裡有一人比約書亞更大,比大衛更大。基督將攔阻人認識神的堅固堡壘都打下來,將許多「巨大的敵人」都打下來。最大的敵人「死亡」打下來。十字架已勝過仇敵。疫情後面是死亡的陰影。但我們抬頭仰望,看見另一幅圖畫,體驗另一個永恆的國度,等候君王重臨。世人在建造巴別。我們卻知道,尼布甲尼撒王所見的金像,要被一塊非人手所鑿出來的大石砸得粉碎(但二31—35)。因此,即或疫情嚴峻,世局艱難,我們仍然有另一個朌望,持定永生,努力向前走宣教道路。

  我們感謝稱頌神,因為四十五年來,祂是以良善信實保守了我們。我們不是沒有遇過危機,不是沒有軟弱,不是沒有吵鬧。但良善信實的主不以我們的表現來對付我們,祂總忍耐等候,對我們從不灰心。我們一切所作所需,神總及時供應,不會叫我們害羞。祂把我們藏在隱密處,在亭子裡(詩三十一19—20)。為此,我們放膽無懼,獻上自己,作聖潔的器皿,開荒佈道,建立教會,訓練門徒,服侍社群。為四十五年來主給我們事奉機會,我們歌頌「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

  在恩典中我們度過非常態的四十五週年感恩。禱告祈求宣教的常態早日重臨。

感謝天父,每一天,祂在靜默中仍然對我們情義高薄雲邊。無言無語無聲音,祂的慈愛從來沒有拆遷。
我們常誤會祂,懐疑祂,我們的困境為什麼祂沒看見?我們泣哀鳴,我們受苦楚,為什麼祂沒垂憐!
感謝上主,每一天,祂在恩典中仍然領我們爭戰勇往向前。無怨無悔無保留,祂的信任從來沒有改變。
我們常誤會祂,懐疑祂,我們的工作為什麼停滯不前?我們被中傷,我們受委屈,為什麼祂沒伸冤?
感謝神,從天上而來的異象,我們受差遣。黑暗見真光,罪惡得赦免,和好滅寃仇,死亡不復見。
多少生命改變,多少愁煩心酸!不需數算!主全知道,眼淚皮袋祂保存。
那一天,祂要賜我生命的冠冕,主裡勞苦不徒然!

Read More →

純文字版

瓦器篇──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當非常態成為新常態 宣教的再思

  新冠肺炎自去年爆發,影响全球的健康、經濟、政治、民生。至2020年8月16日,全世界超過2146萬人確診,死亡人數超過77萬。

近是那麼遠

  本團各宣教工場都深受影響,基本上各工場都因「封關」,「封城」,「封村」,停止了實體聚會,只能藉着手機、視像等電子媒體來關心,牧養,佈道,教導。

  整個世界忽然改變,每個星期見面相聚的人,變得離我們那麼遙遠。慢慢地,適應了手機、視像的運作,突破了不能實體聚會的限制,我們才發現,原來在我們的工場中,在山區、在鄉村、甚至大城,電腦網絡在當地仍然奢侈。即或手機上網,接收也是那麼不穩定,「的的得得」,時斷時續。又有些老人家一直是不懂手機,遑論視像,奈何!更叫我們震驚的,原來不少地區上網費用昂貴,不是人人可以負擔得來,變相要得到「屬靈照顧,免費的福音」,是要花錢付款。默然!更何況,隱藏在世界風光的大城市裡,仍然有無自來水無電力供應的世界。那裡的人因着疫情影响,工廠停工,店鋪停市,子女停學,沒有收入,沒有飯吃,正為生存掙扎。不少是基督徒,是教會領袖,是牧師傳道。

  本團宣教士譚國權牧師師母在他們8月代禱信中,引述一位印度醫生的臉書貼文:「一個人能夠保持社交距離是一種特權,表示你家有足夠的地方,能讓你跟他人隔離。一個人能夠洗手也是一種特權,表示你所住的地方有自來水。能夠有洗手液也是一種特權,表示你有錢買。一個人禁足不出門也是一種特權,說明你有能力不出門工作還有飯吃。」

  非常態的生活與事奉,提醒我們每天起來,健康、飽足,平安,全是恩典。要找緊每一個白天(約九4),用諸般的智慧傳揚基督(西一28),慷慨好施(提前六17)。

遠是那麼的近

  疫情使一些人重新認真思考人生問題。宣教士發現昔日久違的信徒和朋友,出現在網絡群組和視像聚會,也來了新朋友。這是喜出望外。態度比前認真,心靈更熱熾。噢!那已經畢業回國的,轉往其他地區國家打拼的,在地球的另一邊,都來聚會!我們大家還是相距那麼近。

  對今年回國述職作工作報告的宣教士,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以往述職期間,見面、分享、講道排得滿滿。今次回來,實體聚會都取消,有些日子就是整天困在家中,叫做「居家工作」。慢慢學會了「轉換跑道」,全心手機電腦視像「漫遊」,足不出戶在各教會分享異象、報告工作、講道教學、會議議事。這是個新常態。

  有些宣教士的述職日期因疫情而延期,繼續留在工場。原先已安排的述職活動和聚會好像煙消雲散。「視像」使這些安排「復活」。我們發現,宣教士不需要回國也可以透過網絡世界,身處工場,在地球的另一邊,來主領你教會的宣教年會、差傳主日、宣教講座,出席工作報告會議,不用舟車(飛機)勞累,只要克服兩地時差。日後,教會會眾不需要等三年四年一次的宣教士述職才見到他們。實體述職仍然需要,但網絡世界能使宣教士與教會的互動機率加强了。

  疫情中,短宣隊安排已全部取消。但藉「視像」,參與「短宣」不受攔阻。只要克服時差,參觀工場,負責培訓、家庭聚會、見証、講道、分享都能辦到。如果願意,可以藉網絡成為工場的中文學校、英文補習班、專題講座、主日學的老師。

  事實上,手機,視像不是新的東西,一直以來大家用來聯絡、資訊、玩耍、購物、付款。視像教學早已有了,國際會議,商貿來往都是使用視像。教會、福音機構、神學院也會用,宣教方面也會偶然為之。但是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聚會的習慣;這些工具已成為必需品,不再是可有可無。從此,參與宣教可以是每星期七天,每天去到不同國家,「面對面」分享、報告、教導、會議,捐獻,各樣主耶穌基督要做的事。實體的參與日後仍是不可取代的,但這個網絡的非常態已演化成為一個新常態。

當非常態成為新常態

  疫情肆虐,一波又一波,起伏不定。我們禱告,祈求上主憐憫、赦免、醫治、恩典(代下七13),等候平安。我們期待實體聚會,面對面分享、實地短宣。

  但是疫情改變了許多事與物,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習慣,也影響了我們的聚會方式,事奉的參與,啟發新的思維。網絡視像世界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我們的工作、上課、會議、聚會的習慣已改變。

  當非常態成為新常態,我們需要作出調適。在新常態中,務必繼續差派宣教士出去,繼續為福音傳遍萬族禱告,繼續奉獻財物金錢支持宣教。在新常態中,務必調整途徑,宣教事工不受攔阻,網絡視像成為合用的工具,繼續差傳宣教。

Read More →

純文字版

瓦器篇──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宣教差傳

  今年是中華福音使命團成立四十五週年。我們計劃了連串的活動,包括五年一次全體宣教士在泰國清邁的退修會,和在香港的感恩會,表達對神的感恩。然而因着社會出現的連串動盪、疫情擴散、經濟倒退、人心不安,在這樣的氛圍下,這些「大型」感恩活動計劃全都取消了。

  感恩聚會取消了,然感恩之情不滅。去年至今,我們開拓了非洲烏干達工場,和另一個創啟地區的事工。中福團現有五十多位宣教士,一百二十多位本地同工在泰國、緬甸、台灣、澳門、香港、南非及萊索托、柬埔寨、巴拿馬、德國、埃塞俄比亞、吉爾吉斯、斯里蘭卡、法國、烏干達、及創啟地區從事「開荒佈道、建立教會、訓練門徒、服侍社群」,語言群體二十多個,包括:華、泰、拉胡、阿卡、瑶、布蘭、傣、傈傈、佤、緬、柬、葡、埃塞俄比亞、吉爾吉斯、僧伽羅、烏干達等。我們團隊在這段特別艱難的日子,得蒙保守,身體健康,生活所需都不缺;事工就有很大的衝擊。

  疫情全球爆發,各國各地「封國」「封城」「封村」,所有短宣隊取消,實體聚會停止,牧養、探訪、佈道、教導只能藉網絡視像、手機。整個世界忽然改變,遠的原來這麼近,近的原來這麼遠。一些昔日在工場不大熱心的朋友,如今「攀山越洋」定期「來」聚會,神給我們不少驚喜與感恩。我們也才在這個時刻發現,原來一些地方,在山區,在大城,網絡仍是奢侈,近的是那麼遠!崇山大漠鄉土,貧窮困乏市都,基本網絡設施都不足,不要奢談網上視頻,即或手機接收都是那麼不穩定,「的的得得」,時斷時續;上網費用對好些人又是那麼昂貴!更何況,即或大城市,仍會有些地區是無電力無自來水的世界,實在難以想像!那裡的人因疫情影響,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正為生存掙扎抗爭。

  這段日子提醒我們:一、每天一覺醒來,生命全是恩典,生活、存留、工作,沒有可誇口的。二、人生短暫,原來死亡是那麼近,要來的話,誰可逃避?要警醒隨時迎見你的神!當放下那些看得見而不能存到永遠的,為要得著那看不見卻存到永遠的。三、無忘我們是等候一個人,祂是那位和平之君,祂與祂子民有約,共享祂的婚宴(可能是自助晚餐,因為賓客來自萬民萬族)。當為這和平、合一、包容在真理和愛心的國度獻上自己,天國近了,臨在我們當中了,快來了。四、宣教差傳不單是差傳年會、短宣隊、金錢奉獻、差派宣教士;宣教差傳是見証,口傳、身傳、整個生命價值的彰顯,整個人生觀的追求,否定「撈世界要醒目」、否定「巴別塔的建造」,呼召萬族萬民往那不能震動的永遠城邑國度奔走。五、人類的盼望只有十架救恩。

  這個神子民的宣教旅程,不是在空調的圖書館和禮拜堂裡的活動,是每天在人群裡的事。莫忘世人苦難多、在香港、香港以外,都是。世上沒有樂土。被生活枷鎖壓迫的,受罪綑綁的、絕望的、因理想破滅而迷失方向的,天國福音是唯一的出路,是用生命、生活、傳揚、分享、犧牲來完成的見証。每一位基督徒都要起來作主的見証,需要更多人回應呼召作傳道牧師作主的見証,需要更多人回應呼召作宣教士作主的見証。我們仍然肯定宣教差傳,無論得時不得時。

(本文原刊於《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第十五屆差傳年刊》,蒙合一堂惠允讓本團轉載,謹致衷心謝忱!)

Read More →

各位宣教伙伴主內平安:

2016年充滿挑戰、崎嶇、艱難,又恩典滿滿,祝福盈盈的一年。

我們整個中福團隊,包括香港、美國、加拿大三個地區辦事處同工十二人,在十三個國家地區事奉的宣教士五十多人,並本地同工百多人,還有各區的董事會,在此謹向大家致意,多謝一直不離不棄伴我們同行,同作福音的伙伴 (這是「同心合意興旺福音」腓1:5的直譯)。人生充滿苦難,世界充滿爭鬧,學業、工作,房屋、家庭、健康、經濟、社會政治、還有教會現況,使人心不安、煩燥、沮喪。在這些叫人無奈的情況下,你們一直與我們為福音齊心努力、禱告、經濟支持,不同層面的參予幫助、鼓勵、安慰,我們實在滿心感恩。賜平安的神必賜福你們,祂賜的平安非世界的平安。祂要使用我們在平安中與世界萬族分享主耶穌基督平安的福音。在此謹分享2016年的事工重點,詳細可以參閱我們網站:www.cemhk.org.hk www.cemusaonline.org

 

亞太區

泰國新天聖經學院除學士課程外,增辦了碩士課程,講師的加入是額外的祝福。布蘭族開荒已發展成兩個聚會,正建築一間青少年活動中心。各大學、中學學生中心及更生中心、孤兒院,幫助三百名學童及青年。正計劃開拓兩間新教會。宣教士及本地同工都需要增加。

緬甸在四個地點開拓新的福音事工,已發展成學生中心和教會。購地建堂也成為急切的需要。隨緬甸國家向外開放,這是一個美好的機會。

柬埔寨需要更多宣教士及本地同工加入,才能應付日增的事工及福音的需要。

台灣在中壢的植堂蒙主賜福。我們有份參予恆春排灣族的福音事工是驚喜。

澳門濠光堂經歷十年的成長,已正式脫離中福團宣教體系,成為獨立教會。濠恩堂、福音戒賭、青年外勞等事工,蒙主祝福。

 

歐、非及中亞

德國除法蘭克福和萊比錫教會外,宣教士在多個大城小鎮向華人學生及家庭佈道、牧養,往來地區廣闊,照顧不易。

埃塞俄比亞的營地正邁向新發展階段,提供青少年活動,營地的地契手續政府仍未批出,申請已有一年了。當地華人信徒極需要宣教士前往幫助。

南非及萊索托的七個教會,加上鄰近的小城市,叫宣教士車程萬萬哩。華人生活在異郷,壓力特大,同工們蒙主保守。他們極其盼望:「不要怕,這裡有主的平安。請過來幫助我們。」本地信徒開始起來,在教會內,也在教會外學習事奉。

吉爾吉斯的幼稚園穩定。需要更多教育、培訓人才。

 

創啟地區及香港本地跨文化事工

不少地區都面對日增的壓力,宣教士在孤單中得保守。事工都蒙祝福,需要你們更多的禱告。

香港本地有數萬計的外勞與本地少數族裔。今年暑期,我們開展這方面的第一個本地跨文化族群福音事工。滿有挑戰,心存感恩。我們有份與「鄰舍」一同吃飯,朝向那一天「羔羊的婚宴」。

 

宣教士

因著年齡、健康、家庭、個人因素,同工的來去沒法擋。我們相信,成為中福團的一份子,是「神叫我來的。」如果有轉變,我們也相信是「神叫我離開的」。我們衷心懷感多年的同工情誼,祝福他們的前路。我們衷心感恩,歡迎新同工的加入,同作福音宣教的伙伴,同心合意興旺福音。我們宣教士人數,維持在五十多名。

2017年來臨,祝與神同行,主同在,邁向新願景,懷著盼望,福音拓展在神設定我們的境界中。

 

中華福音使命團
國際總幹事 朱昌錂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下載 PDF 格式 (中文)

Read More →

各位宣教伙伴主內平安:

 

「將那山地給我」是本團40週年感恩主題。因著主的帶領賜福,我們在神給我們的13個國家、地區,服事22個群體。在這些「應許之地」中,仍有許多未得之地、未得之民。在這裡向大家簡略報告2015年的事工(詳細請參本團網頁www.cemhk.org.hkwww.cemusaonline.org)。

 

  1. 泰國:新天聖經學院建校第一期工程男女宿舍及飯堂,已於十月完成並遷入使用。傢俬用具及圖書館添置設備仍在進行中,經費仍然未足,求主記念。南邦「青少年戒毒、懲治更新學校」得當地政府肯定轉介,學生人數增加。布蘭族將於村寨建青少年中心暨托兒所。各處需要中英語文老師,開荒佈道植堂同工。
     
  2. 緬甸:一個新的開拓點人數達60多人,極盼望購地建堂,地價20萬美元,求主預備。各個教會、佈道所、學生中心,在宣教士帶領下,同工殷勤火熱。
     
  3. 澳門:濠光軒的福音戒賭,外勞青年、中學生事工蒙恩。氹仔濠光堂及澳門濠恩堂都人數增加。
     
  4. 台灣:宣教士蒙主保守,事主蒙福。在中壢市六和區和恆春有不少新的發展與機會。
     
  5. 柬埔寨:金邊市及附近城鎮禾場處處,華人、柬人、學生工作,都缺乏基督工人,求主差派。
     
  6. 德國:宣教士參予法蘭克福和萊比錫教會並其他城鎮的華人福音工作。又開拓了布倫瑞克的福音中心。
     
  7. 巴拿馬:宣教士在大城小鄉往來奔走,力不能勝。中南美洲地區呼聲處處。求主加添力量,帶領新的同工加入團隊。
     
  8. 南非和萊索托:約堡、德班、開普頓、伊利沙伯港的教會都有增長。宣教士又在多間城鎮開拓了佈道點和聚會。長途駕駛,往來奔走,蒙主保守,需要更多基督工人。
     
  9. 東非與中亞:埃寨俄比亞的阿比西尼西營工與宣教士居留證,各類申請繁複,在禱告、忍耐、等候中,倚靠主恩。吉爾吉斯彩虹幼稚園已取得執照,學生增加,老師不足仍是困擾,訓練工作膠著。
     
  10. 創啟地區:多個事工已發展成為植堂、教育、服務項目。各地大環境比之前緊張,需要代禱、支持、同工。
     

 

為40週年之祝福感恩,為踏進第41個年頭,求主給我們更大的疆界:「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賽54:2-3)。請代禱,支持、與我們同工同行。

中華福音使命團
國際總幹事 朱昌錂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下載 PDF 格式 (中文)

Read More →

各位宣教伙伴主內平安:

2015年是本團成立40週年。1974年開始關心參與泰國華人難民村的福音工作。1975年註冊立案,正式成立差會「中華福音使命團」。時至今天,我們有宣教士五十多人,工場本地同工百多人,在13個國家地區22個群體中服事。

數算40年來的日子,無限歡欣感謝。一連串的感恩活動,至10月在泰國孟芳舉行了本團宣教士退休會,來自13個國家地區工場的約40多位宣教士聚在一起,主題是﹕「將那高山之地給我」,接著是泰國工場各教會聯合舉行之40週年感恩崇拜,超過1,200人出席,使40週年感恩達至高潮。接著香港區舉辦感恩餐會並培靈會,成為圓滿的殿樂。

瞻望前境,我們要說的是正是40週年感恩主題,我們已進入神給我們應許之地,但仍有許多未得之民,未得之境在我們左右。我們不斷聽見呼聲:「請過來幫助我們」。我們需要迦勒年青的心志,專心跟隨耶和華,要得著那高山之地﹕
(1) 本團現有工場充滿各樣的需要與機會﹕開荒植堂、神學教育、語文(中、英)教學、青少年事工、家庭服務、輔導牧養、大學生事工等。正等待願意回應主呼召的人,與我們去開拓新疆界領域。有幾個地區,不斷呼召我們前往作華人的福音工作,那裡有無數的華人,沒有華語傳道、沒有華人宣教士;伶仃的華人信徒沒有家庭聚會、沒有查經班、沒有團契…也就是如果沒有福音,就沒有永生盼望。

(2) 因著健康,年齡等因素,無論宣教士、地區辦事處同工、董事各層面,開始了緩緩的退休潮流,這潮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嬰兒潮吻合。未來一段日子,退休潮流會擴大。因此需要更多成熟的、年青的來加入我們團隊,承擔各樣責任與崗位,在宣教工場的福音開拓,在各地區辦事處的行政事務、宣教異象推廣、宣教士招募與關顧、差傳教育與訓練上薪火相傳,使宣教火焰燒得燦爛。我們需要大家多為這個重要而迫切的需要禱告。

(3) 事工發展、時代變遷、資訊發達、人事更替、行政運作、資源調配、組織架構,這些都是每個團隊必須注意的事,也是必須按時進行適度調整,以致能與時並進,達成健康的增長。求主加給我們人才、資源、智慧、能力、信心,去完成這些深具策略性的工作。

(4) 開拓新工場,增加宣教士,招攬「台前幕後」的宣教人才,好使宣教事工更上一層樓。「得著那高山之地」,經費增加成為一項必需。求主賜我們更大的信心,求主感動更多的奉獻,同來作主工。

為過往40年主的恩典感謝主,為前面未來年日主的祝福盼望主。
同來顛狂為上帝,願萬國歡呼,齊來敬拜至尊上帝。

中華福音使命團
國際總幹事 朱昌錂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下載 PDF 格式 (中文)

Read More →

各位宣教伙伴主內平安:

10月14至17日,本團各地宣教士、董事、執委、嘉賓約50人,假本團泰國工場新天之家孤兒院舍,舉行本團四十週年感恩兼宣教士退修會,主題:「宣教士生涯:一路走來」。由本團顧問盧家駇牧師任講員。藉著聖經、經歷、宣教理論,帶領我們回顧過去、反省現在、盼望將來。我們收拾我們的眼淚、傷痛、喪志;重燃熱心、數算主恩、堅定不移、彼此鼓勵,繼續在宣教路上奔走,要得神在基督裡給我們的奬賞。

10月18日我們參加泰國工場40週年聯合感恩崇拜,假孟芳泰文中學禮堂舉行,超過1,300信徒、同工、宣教士、嘉賓出席。主題:「將那高山之地給我」(書14:1-16)。崇拜中有百人詩班,由同工、信徒、學生組成。10多位信徒穿著各自民族服裝負責收集奉獻,崇拜後筵開180席。這一切遥望那新天新地萬民萬族,同來敬拜,同享羔羊婚筵。

10月20日在清邁,新天聖經學院建校第一期工程奉獻感恩,來賓同慶百多人。神學生詩班以7種語言輪流誦唱「感謝感謝耶穌」,一同將新廈奉獻,榮耀上帝。

四十週年感恩,使我們心靈充滿喜樂,檢討過去,勉勵將來,叫我們無忘主呼召,專心跟隨主基督,「不退縮負恩,不灰心喪膽,不安逸充嫌貧,寶貝藏瓦器,彰顯主大能,努力傳福音,直到主降臨。」(本團團歌)

四十週年感恩,叫我們看見,宣教是個過程,由主復活升天開始,教會要為主作見證,直到地極。主仍未回來,至終救贖仍是個應許,卻又是個預習。福音的大能繼續擴展在各民各族,福音未得之民中,生命改變,教會建立。中福團40年來的學習,使我們認識宣教。

  • 去「神話化」– 宣教必須持續堅定的繼續往前走。從開荒佈道、牧養教導、訓練領袖、薪火相傳,宣教士將責任交託給工場的教會。這必須「道成肉身,住在他們當中」,必須不怕開荒之孤獨飄零、暫時無花無果、偶然逼迫誤會、堅持信靠交託,去看見那看不見的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這不是平坦大道,卻是主要蒙召的人要走的路。
  • 去「浪漫化」– 今天中福團在超過13個國家、22個群體、團隊語言超過17種,但是最初並不見得什麼「能看見的」。第一個工場泰北頭個十年,因誤會、逼迫、困難等,信徒不多,教會沒幾個,同工稀少。「宣教士生涯,一路走來」的主題,結論是並不浪漫。
  • 去「安頓化」– 中福團開始自兩位弟兄的泰緬滇福音公路的異象,我們當效法他們的忠心、行動,像迦勒一樣,四十多年前(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為的是要得那高山未得之應許地。

我們需要更多人投入我們團隊行列,踏上宣教之路,更多人以財物金錢支持我們事工,投資永恆,更多人用禱告、關心與我一同打美好勝扙。

祝以馬內利、神同在!(太1:23,28:20)

中華福音使命團
國際總幹事 朱昌錂
二零一五年十月

下載 PDF 格式 (中文)

Read More →

代禱信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