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版
困在疫情蔓延時
巴拿馬工場 黃麗芬
現在除星期一及主日外,每天晚上都有小組或團契,白天也有兩、三個小組,雖然未能實體見面,卻沒有覺得生疏。這樣的網上模式,其中一個好處是,不須浪費很多時間在路上。現時會眾都差不多能夠運用網上會議,只除了幾位老人家,他們因家人未信主、沒有年青人在身邊或不識字,仍未懂操作電腦。對於這情況,我也有點無奈,但在封鎖中,也不知道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另一個好處是,以前因為工作、交通、路途遙遠、治安、家人反對等原因不來聚會的,最近都來參加聚會,不論是團契、小組或主日學,人數都上升了。最近見到有些弟兄姊妹屬靈生命成長了,心裡為他們向主感恩。當然,事情也不都是好處,例如崇拜的錄影播放,無法知道究竟弟兄姐妹的疑惑與得著,難於跟進;此外,由於崇拜錄影放Facebook 公開帳戶中,招徠了不少異端。我也因為長期對著電腦,身體血液循環差了、肩膀痛多了……。
緬甸工場 李祖苑
新冠疫情出現後,按政府定規,學院提早放假讓學生們趕回家鄉,我在緬甸的服事有了新的挑戰。23年以來習慣的服事方式都要改變。學院轉用網絡教學,有些學生因所在地區網絡不穩定或不能上網,或上網費用昂貴,只好停課;有些學生因不能正常上課,時間拖久了,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各行各業上班打工而停止上課;但也有些學生堅持要繼續學習,想盡方法到能上網的地方上課。
這疫情好像「突擊考試」,也像「篩子」試驗著我們的信心,試驗著學生們對神的回應是否堅定。學院的老師都住在學院,一起禱告、商討,試用、再調整或轉換方法來幫助學生,不想一個失落。我也在學習網絡教學,與同工們嘗試新的服事。
南非工場 譚國權
弟兄姊妹面對因疫情衍生出來的問題和衝擊:有肢體受感染,要進醫院用呼吸器,後來蒙神醫治康復,大家為此感恩。有肢體的父親受感染後死亡,遺憾的是這位父親還未信主,臨終之際只能隔著玻璃窗與家人見面,未能傳福音。這事喚起大家反思對父母孝敬的意義,作為基督徒子女,孝敬是應當盡的責任,不單在主裡順服父母,並要常常為他們的靈魂得救禱告,在他們身體健壯,頭腦清醒時把福音傳給他們,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