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劉玉潔—靈修分享
(以弗所書3:1-13)
一講到「奧秘」,會讓人想起:宇宙的奧秘,人體的奧秘,地球的奧秘。「奧秘」看來是高深莫測,神秘,難以理解,深奧,不為人知的,長時間才能發掘,令人心存敬畏好奇,不能隨意公開的,使人震驚……等等,能掌握獨家「奧秘」的人一定是了不起!
本段經文提到福音的奧秘(3:3),基督的奧秘(3:4),這奧秘在以前沒有人知道(3:5),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3:6),使眾人都明白……奧秘是如何安排的(3:9)。原來這奧秘藉著基督而有,是福音,關乎外邦人的福祉。
原來當人類還沒發現宇宙的奧秘,人體的奧秘,地球的奧秘,神已經老早把關乎人類生死的奧秘指示我們了。
神將福音的「奧秘」啟示了保羅。保羅要把這福音的奧秘傳給猶太人與外邦人,讓他們知道神的預定與智慧。兩千年之後,這奧秘還是奧秘嗎?仍是不為人知的奧秘嗎?目前這個奧秘又是否已經遍傳天下?很高興這福音的奧秘已經傳開了,不再是神秘又高深莫測的,不為人知的。可惜,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區不知道這個寶貴的奧秘。單單在南非就有很多三十多萬華人,不知道不明白不接受這個奧秘。
保羅表明他成為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是神賜給他的,他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神還給他這恩賜。保羅尚且認為自己是最小的,不配有這託付,更何況是我們?只願我們放膽無懼承擔這託付,視之為神給我們最大的恩賜。
保羅因這託付受了不少患難。我回想在南非十七年的宣教日子,也經歷點點患難,記憶最深的是有驚無險的被劫,險象橫生的車禍,足足等了五年才批出的簽證,好不容易熬過來……。雖是如此卻深深體會都是神的信實保守,也成為我難得的經歷和榮耀。我知道有些在創啟地區向穆民傳福音的宣教士,他們受的患難更是十倍百倍,盼他們得到百倍千倍的賞賜,也能結百倍千倍的果子。
有時候向人分享自己過去的宣教歷程,確有不少困難,但總希望這些事件不會叫人喪膽害怕、擔憂卻步,而是樂意成為這福音奧秘的執事。將這個奧秘傳開,原是我們的榮耀,也同時是對神篤信不疑。
讓「奧秘」不再是「奧秘」吧!
每當遇見關心本團泰國工場郭誠學生中心事工的牧者和兄姊,總聽到他們關切地問道:「中心的重建工程進展如何?」
想起以往中國社會裡的一個習俗「縫百家被,穿百家衣」:初生嬰孩的父母會往鄉親鄰里的各家各戶拜訪,收集他們送出的布料,然後把布料裁剪拼接縫製在一起,成為一張「百家被」或一件「百家衣」,給孩子作蓋被或衣服,寓意孩子在百家蔭庇下健康快樂成長。無疑的,「百家被」或「百家衣」象徵著祝福,是千百鄰里長輩傳遞給後輩的祝福,也可說是一種默默的守護。
郭誠學生中心2018年7月18日凌晨大木樓失火,波及鄰近建築,最後需要全院拆卸重建。憐憫慈愛的恩主,在這艱難時期,感動各地教會及弟兄姊妹愛心關懷,懇切代禱,並為重建工程奉獻,我們所得的祝福,猶如拼接縫製在一起的「百家被」,覆蓋在郭誠學生中心的身上。
郭誠學生中心的重建規劃,包括五座建築物:男生宿舍、女生宿舍、飯堂及客房、禮拜堂、辦事處。2022年8月,女生宿舍、男生宿舍、飯堂及客房相繼落成,我們決定讓中心的學生從臨時宿舍遷回新建宿舍居住。雖然禮拜堂和辦事處的工程仍在進行中,但當學生聽到這個消息後,都開心雀躍,特別是那些在2018年時已在中心居住的學生,他們等啊等、禱告再禱告,就是期盼這一天的到臨。
泰國的中、小學校,每年的10月都會有完成上學期的休假,待到10月底才開始下學期。郭誠學生中心的學生,通常會在這期中放假回家,到開課時回來。我們決定趁這空隙執拾打掃,好讓學生在下學期開始時,住進全新的宿舍。
為著神豐厚的恩惠,一直的保守看顧,我們在10月18日舉行了一個重建感恩聚會,讓我們的同工一起讚美感謝神,將榮耀歸給祂,並且求神恩待賜福這三座新建築物,特別是住在其中的孩子,能銘記神藉千萬基督徒祝福他們,使他們得以上學、上進,更願他們在這裡與神相遇,讓他們的眼睛看見、耳朵聽聞、心靈被觸動、生命被更新,成為在這彎曲悖謬世代中,敬畏神、事奉主、愛顧人、貢獻社會的基督門徒。
郭誠學生中心的重建工程預計在2023年4月竣工,請你繼續為我們禱告,因為「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127:1),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11:36),「我們生活,動作, 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我們最大的力量,是來自神自己,「我們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我們所謀的就必成立。」(箴16:3)
泰國新天聖經學院第二期校舍工程奉獻禮 2022/10/14
──泰國新天聖經學院 朱昌錂院長
「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哥林多前書三章10 -16節)
今天我們齊集,為要見證神的恩典,將新天聖經學院第二期校舍工程完結獻上感謝,並將這工程的建築奉獻給主;求主繼續大大使用學院,訓練全職教牧,使他們成為好牧人、好管家、好工人。
我們在這個時刻,重申我們的校訓:提摩太後書二章1-2節裡講述的三方面的訓練。
第一:生命上的造就(BEING),「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1節)
學院是同學一起生活學習的地方、團契生活的地方、合一饒恕接納的地方。老師不僅在課室授課,也在模造學生的生命;老師不單傳遞資訊談學問,更是身教言教,作榜樣,好叫學生效法他們如同他們效法基督。
第二:真理的學習(KNOWING),「聽見我們所教訓的」(2節上)
同學們在學院用功學習、努力讀書、認真做功課。學院的圖書館表明真理學習的重要,真理學習與靈命事奉並不矛盾,真理知識理應促進生命健康成長,神人關係和諧。真知識使我們更深經歷主的大能大力、慈愛信實、憐憫恩典,對事奉產生更大的能力和殷勤。
第三:事奉的裝備(DOING),「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2節下)
神學教育裡的生命造就、真理學習,為的是訓練全職教牧去傳揚真道、保衛真理、牧養教會、尋找迷羊,在基督的名未傳過的地方,開拓更多未得之地,建立耶穌基督的教會。
這校訓的三方面表達在我們的新校徽上。三條線代表生命的造就(BEING)、真理的學習(KNOWING)、事奉的裝備(DOING),是因為十字架的救贖,要使人得新生命,得著新的人生觀與目的、對人生有新看法、新思維、新境界,引進新天新地New Horizon。
我們將這二期工程建築奉獻給主時,不會忘記我們建立學院的目的。我們的校舍、我們的教與學,都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根基上(林前三7-17)。當福音傳揚、世人歸信基督、教會就立在這福音根基上。但在這個福音根基上,教會要繼續建造,以致房屋成為榮耀的神的殿。
我們訓練人去佈道傳福音,在基督的名未傳過的地方建立教會,我們訓練出去的校友同學,是用什麼材料來建立根基?是唯獨聖經,唯獨恩典的福音?是廉價恩典,不用悔改的福音?是不用捨己背十架的福音?房屋要建在堅固的磐石上,才能永不動搖。
我們訓練去牧養教導栽培信徒的,是用什麼來建造信徒的生命?是著重表面功夫、討人喜歡、逢迎有名望的人、重富輕貧,走上巴蘭的路,加入可拉的集團,重蹈米利暗的覆轍,犯上亞倫的糊塗?還是做個能忠心教導別人的人,以生命建立生命的事奉?
保羅警告我們,我們是在建造生命的工程,我們的房屋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根基上,並用上好的材料,在其上用金銀寶石建成榮耀的聖殿。今天我們將樓房工程奉獻給主使用,但我們不會忘記,房屋的建造是為造就合用的工人。我們要做兩件事情,在各處建立耶穌基督根基的教會。並且,在這根基上,用生命建造金銀寶石的工程,在恩典,順服,熱心,喜樂中建立別人的生命,也在建立自己的生命。
我們建造房屋,今天奉獻房屋;我們是建造生命,也是奉獻生命;我們是在建造別人的生命,已是在建造自己的永遠。願我們都得賞賜。
在這奉獻的時刻,我先請三位畢業校友分享。他們見證學院校舍先後三個時期的建造過程:租賃時期,第一期建造,第二期建造。
校舍租賃期(2011-2015)
我是羅幗麗,傣族。我在學院畢業後,現時在中福的平安佈道所事奉。我入學院受造就時,學院沒有自己的房子,是租來的。各樣都在初階,條件裝設並不理想。神卻讓我有好的學習及得到很好的事奉操練。感謝神,感謝學院,感謝各位老師的悉心教導,感謝以禱告支持我的每一位。
第一期建校(2015-2019)
我叫澤麗溫,拉祜族,現時在恩福學生中心服事。我在2016年入學,2021年畢業。我親跟看見,親身經歷,衪是使無變成有的神。我入學時手裡只有70銖,憑信心,我看見神的祝福。祂更奇妙賜給學院這塊土地,及後來興建B、C、D座。感謝神,榮耀歸於偉大獨一的神。
第二期建校(2019-2022)
我是王青,苗族,現時在老撾教會事奉。我來學院時,已有B、C、D座。學院的生活有如一個大家庭,我們在這裡學習彼此相愛。學院老師啟發我對聖經有更深的認識,並且活用在事奉中。感謝神,使我在學術上的知識提高了,靈命成長也更進深。現在A座和禮堂都建好了,我也畢業了。感謝主!
這個時刻,我們要將第二期校舍工程獻給主,我們更是要將校友、同學一同獻上給主。今天所有校友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來敬拜,代表萬族萬民同歸於一,代表我們將萬國珍寶獻上給主。我們的同學出去,將各族各方各國各民,萬國的珍寶獻給主。這裡有牧長的杖,這杖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如同校訓一樣。
讓我們學院全體老師、校友、同學都站出來,同誦彼得前書五章2-4節,表示我們同領牧長之杖,我們起來同心大聲宣告:「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羣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現在我們同心為第二期建校工程奉獻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你,為過去你賜福學院,造就你的工人,讓我們的同學受了訓練,出去傳揚福音、建立教會、牧養羊群、使你的名得榮耀。在第一期工程,我們經驗你奇妙的供應與祝福,現在我們將第二期工程完成獻上感恩,在疫情、世界經濟不穩的情況下,我們經歷主奇妙的保護、供應、祝福,使工程完美建造。為許多在這事工上奉獻的、代禱的、關心我們的教會、團體、肢體感謝主,求主賜福他們。現在將學院全部工程呈獻上主面前,求主悅納、分別為聖,求主使用這地方,使我們住得平安、水源潔淨、生活健康,一切得蒙保守。求主使用這地方,成為生命建造、真理學習、事奉裝備的地方,成為裝備主工人的地方,使他們出去後,將萬國珍寶、招聚、呈獻給主。願你的名為大,你的國彰顯,你的恩典與祝福臨至萬族萬民萬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事實上,戰隊的組織除了前線的隊伍,向來都需要後勤支援,包括大量資金和其他各式資源,例如糧食、衣物、武器、醫療、科研,有效的指揮及領導。因著這些需求,雖然大多數人並沒有參與戰鬥,但卻都被戰爭所動員。
基督徒的人生,是爭戰的人生。聖經裡,保羅用打仗來形容自己的人生,他對提摩太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四7)。在此之前,他已經跟提摩太說過:「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提前六12)再早之前,保羅也曾對以弗所的基督徒說:「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弗六11)。保羅提醒我們,人生是一場爭戰,只是這不是一場肉身的爭戰,而是屬靈的爭戰:「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着血氣爭戰。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3-5)
你曾否想到,我們正身處一個衝突不斷、烽火漫天的世界。那不是說看得見的俄烏戰爭,緬甸、也門、埃塞俄比亞的內戰,眾多的國家邊境衝突的世界,而是那看不見的真實世界;那比任何世間的敵人更險惡的撒旦,正在世界上各個大城小鎮中,在各人的屬靈光境上,使人靈魂失喪淪亡,落入永刑裡去的世界。當耶穌差遣七十人出去傳道,他們回來興奮地匯報,說:主啊,因你的名,連鬼也服從了我們!耶穌回答說:「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墜落。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去踐踏蛇和蠍子,勝過仇敵的一切能力。」(路十18-19)原來在那肉眼看不見的真實世界裡,我們每次傳講福音、分享見證、禱告仰望,將人的心意奪回,使他們順服基督時,就是為真理打一次勝仗,撒但的權勢就會被削弱。
只是,我們心裡是否時常這樣相信,並且與基督同想、同行。約翰.派博(John Piper)在《萬國歡呼 齊來敬拜至尊上帝》中一再提說,我們正身處嚴峻的屬靈戰爭之中,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已經爆發的戰爭,直到現在還未結束。我們真能感受到那種迫切嗎?
那年,穆民院舍第一次有短宣到來,關懷服侍。當短宣隊員從被拒到得到接納,開始建立情誼時,竟傳來近處突然爆發肺鼠疫,隊員被要求必須儘快撤離。
那年,基督徒在村子中購得土地,可以蓋建禮拜堂。一小撮反對基督教的村民,要在禮拜堂旁蓋建廟宇,揚言要來個比賽,看誰建得快、建得美。基督徒只有禱告。不久,廟宇停工,並透過村中父老詢問教會要不要購買這相連地皮。據聞,副村長得夢,土地公吩咐他不要繼續建廟,因廟宇建在教會旁邊,會住得不舒服;即或廟宇建成,也不會入住。
宣教事工時常面對屬靈爭戰,而且非常真實,宣教的努力,不是宣教士在工場單打獨鬥,就如國家的戰隊,同樣需要後勤支援。
在戰爭期間:
(前線) | (後方) |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我們不是去消滅自己不喜歡的敵人,而是去救人(搶救靈魂)。撒旦的策略之一是在世界上引發戰事,使我們忽略了真正的戰爭是使失喪者得救。福音的屬靈爭戰,需要士兵親身上陣。 | 神不斷在問「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神在召募謙卑、自潔、願意放下自己,為主受苦、成全主旨,帶著愛與祝福來上陣的基督徒,就像耶穌基督來世的親身示範一樣。 |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裝備的軍兵怎去打仗呢?武器裝備後勤補給都要到位充足。 | 在日常生活上,學習撙節簡樸,籌集捐輸戰事所需,因為知道用在福音宣教上的,比花在自己身上的更有意義及重要。 |
戰場上戰事瞬息萬變,訊息的傳遞需要上傳下達(迅速且準確),才能更好的作出部署與反應。
戰爭不是少部份人的參與,是整個國度的萬眾一心。需要眾人有著同一的願景與目標,分工合作、互相配搭、信任及尊重,擔起各自負責的岡位。 戰場上很多變數,需要因時制宜,使用不同的方法與策略。司令部對戰場的運籌帷幄、士兵在戰線時的信任服從,均為重要。 |
當前線傳來最新的報導和消息時,需要儘快的接收、傳播、分析、關注,作出有力度的回應與行動。 需要盡力與前方將士、親友維持聯繫。收到訊息後,能分辨及讀出他們內裡的心聲,作出適切的支持。 戰場上屢有傷亡,需要預備各樣幫助可以療傷,纏繞包裹,使士兵身心得以恢復。 |
在戰場上,不論是衝鋒陷陣的、或是通訊醫療後援的,總會在激烈的戰爭中受傷,甚至死亡。
最後,在屬靈爭戰中,靠著聖靈的禱告十分重要。禱告不是外在裝備,乃是內在生命,一個見到主的榮耀、見到十架福音改變人心的生命,一個認定主是唯一力量的來源,站在主旁的生命。在加略山被殺的羔羊面前,撒旦早已敗陣。正是這個信念,叫我們面對這有莫大屬靈需要的紛亂世界,安然穩妥。
某次跟在南非宣教十七年的杜文瀚牧師聊天時,說起不少教牧及弟兄姐妹蒙召後卻猶豫不決。杜牧師感慨地說:宣教禾場上經已發白的莊稼等不了啊!你今天不向他傳福音,明天不知還有沒有機會!這才讓我意識到,我們有幾迫切的要為神去搶救靈魂呢?
黃玉卿—靈修分享
(馬太福音六9-13和修本)
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阿們!
近年有個「潮語」:重要的事要講三次。想起我們查經時,每當看到重複的詞語,也會仔細地看!
耶穌在祂教人的禱告上,也重複了三次,是三「願」。「願」相當於「渴望」的意思。主耶穌非常渴望屬祂的人,就是神的兒女,在向天上的父祈禱時,稱天上的「父」為父,因為只有屬神的兒女,才能作這個稱呼。(參:羅八15)
主禱文一開始就說:「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穌以三個「願」作為祈禱的開始,就好像當我們問人:你最想我們為你的什麼事祈禱呀?對方便將最想別人為他祈禱的事情提出來。耶穌也不例外,祂將最重要的祈禱內容教導門徒。
願人人都尊崇神的名字,渴望人人都稱這位值得尊崇的神為神,意味著人人都認識這位神!要讓人人都認識我們的天父,就需要歷世歷代的信徒主動地向人發出呼喚,傳揚祂的聖名。從舊約的亞伯拉罕、先知,到新約的門徒、基督徒,他們在所到之處,都述說祂的美事,宣揚祂的名。今日,耶穌的這個心願,仍在生效,祂要各方、各族、各國中屬祂的人延續這心願,將神的聖名傳開,使人都來尊崇祂!
耶穌渴望神的國降臨,這話看來好像超乎現實,有點像科幻片要將未來世界呈現於觀眾眼前。但仔細思想,其實我們因天父的愛,藉主耶穌的拯救,成為神國子民,不是已在祂國度裡嗎?若將福音遍傳,人人都接受基督,成為神的兒女,天國不就在我們中間。只要每位基督徒都積極參與傳福音等事工,神國降臨的心願就可達成。
當上述兩個願望順利進行,人人都尊神為神,相信不難實現第三個願望。因為屬神子民與基督耶穌連結,有聖靈活在心裡,指教明白神的旨意,我們如此在地上生活,神的心意不是如同行在天上嗎?只是我們常受地上事情的困擾,例如生活所需,影響了轉眼仰望耶穌的眼目,以致未能享受神的應許。如經上說:你們所需要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太六8b)。我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若想依主的心願而行,須從自己做起,求主幫助我們「…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1-2) 也誠如主禱文的祈求:「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太六13) 好使我們心靈輕省,能「輕輕聽」活出神的話。
今日,仍有不少人站於救恩門外,活在困迫中,我們既得了寶貴的救恩,罪得赦免,就不容遲延,將罪裡得釋放(參羅六22),使人得以自由(參加五1)的寶貴福音與人分享﹗彼得提醒我們:「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寛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 作為基督徒的你願意踐行耶穌的心願嗎?
持續了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在隔離、限聚的措施下,好些人感到生活彷彿停頓下來,每天覺察的只是圍繞著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然而,在宣教工場,宣教士靠著聖靈的工作繼續為福音打拼:
這個八月,吉爾吉斯工場迎來第二所幼兒院的感恩開幕禮。這所蒙特梭利幼兒園和培訓中心樓高三層,是蔡柏林、蔡何長樂宣教士夫婦與四對夥伴夫婦一同在比什凱克的建設。從2019年11月到2022年7月,從購地、規劃、設計、修訂、到各政府部門的審批,接著是招標、承建、籌集資金,還有鄰里關係的建立、公用設施的建設;兩年多來,克服了重重的困難與挑戰,校舍終於落成。
幼兒園感恩開幕禮為期兩天,第一天邀請了牧者和基督徒前來,為幼兒園感恩祝福,求神悅納使用這個校舍,成為許多人蒙恩的地方,榮耀讚美主。第二天邀請了官員和幼童家長出席,開幕典禮上有學生的才藝表演,之後參觀校園,了解學校設備,欣賞學生習作,並且透過交流,讓來賓明白我們的辦學理念。這兩天有超過100人出席,求神使用,讓來上學的兒童能從小明白聖經。
至於設在托克馬克的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兒園,辦得不錯,這學年有48名學生。我們看見父母們都比以往更關心孩子的教育、品格和成長,十分感恩。我們正計劃擴建,增加一個教室,招收多20名學生,求神帶領,使我們有智慧做出合適的決定。
這個八月,我們在香港舉行了宣教士差遣禮,差遣黃玉卿宣教士前往斯里蘭卡。在籌備差遣禮和在差遣禮上,有關心者查詢:當斯里蘭卡總理在國會宣佈國家破產後,你們還差遣宣教士去斯里蘭卡?不少人認為宣教士在這時候出發前往斯里蘭卡,有點不可思議。然而當我們明白「國家破產」並非預示一個國家的政權即將垮台,改朝換代,而是形容這國家的經濟狀況相當危急,所擁有的外匯不足以支付進口的基本民生必需品的價格,並且還有到期的外債未能償還。事實上,由俄烏衝突引發或加劇的糧食、燃料和金融危機可能會使更多發展中國家出現動盪,步斯里蘭卡後塵發生債務危機。我們活在同一天空下沒可能獨善其身,更應因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甘願虛己的榜樣,踐行使命,將基督愛與恩典的記號延展出去,按著祂的意旨行。
這段日子,在斯里蘭卡工場的譚慧儀宣教士發現人心比前開啟,以往人們是禮貌地婉拒,現在是安靜地聆聽,並且發問,為要認識基督真理。有慕道者聽福音後隨即表示要購買聖經,以便查考,看看是否如是。此外,也有多個國家的牧者透過通訊軟件關注斯里蘭卡的實況,宣教士把自己的觀察體驗直接分享,讓更多教會和弟兄姊妹為斯里蘭卡禱告,支援她的需要。
這個八月,派駐法國工場的王杰、王文煥宣教士夫婦,因應事工發展,從波爾多遷往南特,並保持兩地的服侍。南特是法國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醫療和科教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水陸空俱全的綜合性公共運輸交匯處。這裡設有十多所高等院校,涵蓋了大部分高等教育的學科,學生人數眾多。宣教士透過「語言角」接觸學生,以福音書作教材,幫助他們掌握和運用法語。五月底學期結束前,宣教士夫婦與合作夥伴為學生舉行了一個話別會,還一起燒烤、玩遊戲和聊天,許多學生都分享說這一年的活動讓他們終生難忘。語言角在暑期暫停,九月重啟;感恩有幾位學生仍留在南特上課,期望開課後再次重聚,並與他們認識的新同學、新朋友來參加聚會活動。
這個八月,我們看見天國這無價寶並未完全被人摒棄,它仍滿有能力洶湧澎湃地向前邁進,在一片黯淡中綻放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