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是宣教士

盧家駇(中華福音使命團顧問)

  我自問有一點兒差傳心,因為欣賞郭誠和朱昌錂這些偉大的差傳先進,又因為支持華人差會參與跨文化的佈道,毅然答允擔任「中福團」顧問;多年來,只要中福下令,我都有求必應。豈料,如此順命的顧問,仍然大限難逃,也不知是老總陰謀,抑是老編詭計,要我寫這篇「不是宣教士」的文章,自暴其醜,在千萬熱心支持差傳的讀者面前,逼我坦白承認,自己從來沒有作宣教士,唉!真是情何以堪!

  六一年的夏天,我悔改歸主,半年後即感到神的呼召,要我獻身,為神州的億萬同胞歸主努力。那時中國完全關閉,我是一個地道的香港人,在內地沒有親戚朋友,信主後曾看過一些宣教士的見証,也接受過一些差傳的信息。可是,怎也說不清楚,神好像沒有要我作宣教士,而是賜我一個再重不過的中國心。

  四十年前,我應聘擔任母會傳道,那夥差傳心作祟,兩個月後我就開始推動差傳,在教會還有經濟壓力時,鼓勵會友支持海外福音使團、遠東廣播公司和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等跨文化的佈道事工。當我提出要為這些事工奉獻金錢,有些執事和堂委差不多要和我反臉,幸而我以身作則,自己率先奉獻,得以倖免於難。

  六九年,還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赴美深造,選讀差傳系;別以為我已經心志改變,準備投身差傳。我這樣選科,其實是想讀其中的佈道和共產思想,我撰寫的論文題目:「假如中國重開」,因為資料有限,可能使我永遠無法畢業。幸而在七一年有「乒乓外交」,而我的論文導師是比我更愛中國的內地會宣教士,這樣,糊裡糊塗的助我僥幸過關。

  還是文革的高峰時期,遠東廣播公司向我招手,這是第一個中國事工給我全職事奉的機會,我差不多沒有考慮,就大膽地投身。一個月後,某跨文化事工的差會向我發出馬其頓的呼聲,我好像有點難為情地回答,唉!你遲來一個月,我已經接受了中國事工的聘禮。

  讓我坦白承認,我的一生,四十年的全職事奉,除了開始七年在教會受薪外,我是一心一意的承擔中國事工責任。但是,我沒有矛盾,我真的擁有差傳心、中國心、也有教會心。你可以批評我不夠專一,我却是從聖經中受教,在聖靈裡受感動,那管它全職抑義務,我就是愛差傳、愛中國,也愛教會,在不同的參與中委身,在矛盾中找到和諧,神的美意就是如此。

  終於,那真的考驗來了,我到底有沒有差傳心,怎能不認真思考?怎能不付上代價?八十年代末期,一個國際性差會,向我鄭重邀請,要我擔任海外工場主任,它們擁有東南亞很多工場,也有差不多一千名宣教同工,每一位都是擔任那艱苦,但是深具挑戰的跨文化佈道事工。我沉思許久,想藉自己唸差傳不多,沒有實戰經驗,英文溝通也欠流暢而作推辭。然而他們的邀請卻是非常地有誠意,在我禱告而又有平安的情況下,兩個董事會竟然意外地同意,我可以用百分八十的時間擔任差會的工場主任,每年留下百分二十的時間兼顧中國事工,這真的不可思議,恐怕歷史永遠不會重演。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我和我的家人都準備好離開香港,這塊我土生土長的地方,跑到宣教工場中,成為真的宣教士。天父知我心,想不到我這個自命獻身中國的人,竟選擇了另一志願,以後要切切實實地披上宣教士的外衣。

  在我出發的前夕,差會的總部給我一個長途電話,用誠懇而又難過的語調對我說:「對不起!因為宣教士眾多,海外工場主任的責任繁重,我們只能答應你兼任中國事工三年,第四年起就得在我們那兒全職。」這真像晴天霹靂,我的心情繁重、複雜,甚至不知所措,卻又很快地在電話中肯定地回答:「那麼,我就不能答應你們的邀請了。」那個重誠信的差會沒有錯,而我也不是一個三心兩意的人,但是,天父知我心,一個電話改變了我的選擇。無論怎樣說,我有神的呼召,全然奉獻;只是天父給我不同的引導,最終沒有擔負我心儀已久的身份──宣教士,我只能順服,不敢再抗議,我的中國心著實是比差傳更重。

  請問!中福的老編,你這麼殘忍地把我解剖,滿意了沒有?但是,我卻仍然可以認真地、誠實地,良心毫無自責地告訴關心差傳的朋友,我的差傳心千真萬確;我仍願意勸勉所有忠主信徒,都得以禱告和奉獻支持差傳,那些擁有宣教士恩賜的,當毅然投身,因為,宣教工場有莫大的需要,有無數福音未及的群體,對你發出馬其頓的呼聲:「請過來幫助我們!」

顧問編輯回應

  編輯小子在其母會早就風聞盧家駇牧師在差傳上的威名。來到中福團事奉,赫然發現原來盧牧師是顧問。

  小子心存敬佩,但又常有個問題:盧家駇牧師既熱心差傳,常常鼓勵會眾參與差傳,呼籲年青小輩成為宣教士,但他自己卻沒有在宣教工場上衝鋒陷陣。因此在這期通訊中,戰兢中敢請盧牧師分享「為什麼我不是宣教士」。

  拜讀鴻文,叫小子驚惶失措,深感千斤壓力蓋頂而來。原來年少無知,誤打誤撞,迫使前輩「自我剖白」,觸動多年傷患。盧牧師不是宣教士,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傷心史。無心揭開前輩舊疤,自感實在無禮。

  感謝天父,沒有讓盧牧師成為一間差會的宣教士。神卻使用盧牧師成為差傳幕後高手,擔任多間差會和差傳團體的顧問、董事,神學院的差傳老師,許多差傳領袖、宣教士的私人顧問、無名導師。神藉著盧牧師在差傳上的深厚功力,推動華人教會差傳運動。

  復活的主向教會頒布了大使命,每位基督徒都應參與普世差傳,責無旁貸。只是神對每個基督徒的計畫不一樣,每人的事奉崗位不同。有的是這樣,有的是那樣。在差傳的角色上,神給盧牧師的是「那樣」。

  十九世紀的學生志願運動,有十萬人簽署宣教誓言,二萬人前赴工場作宣教士,八萬人成為宣教前線的支援。那時候,大家問的問題是:「你有什麼理由要留下來不作宣教士?」

盧家駇牧師已經交待了他的理由,完全充份,合情合理。各位讀者,你的理由是什麼?

我下定決心不會做宣教士

吳約瑟(中華福音使命團宣教士,派駐柬埔寨工場)

我決不作宣教士

  當我看著從非洲來的宣教士,講述他在非洲要吃蟲和其他難以入口的食物時,不禁毛骨悚然。他接著還用非洲語跟他的宣教拍檔對話,嘰哩咕嚕,我一個字也聽不懂,只感到他們好像在傳達什麼機密要事似的。我雖然羨慕他們可以過著充滿刺激的生活,但卻不希望學像他們那樣去到一個原始世界。想起以往從紀錄片中看見的非洲生活:荒蕪的田野、酷熱的天氣和那些膚色黝黑、手拿武器、衣不蔽體、居住草屋的土人;這樣的生涯對於剛剛拿到加拿大移民簽證、期待在西方文明國家定居的我,簡直是不可思議。

  這是1973年全美洲學生宣教大會「Urbana 73」的一個片段。這年,滕近輝牧師擔任宣教大會的特約講員。他以宣教士的身份,在四個晚上分享信息,鼓勵青年人獻身宣教。滕牧師以流利的英語講解聖經的宣教基礎,每到精采之處,出席者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只可惜我的英文程度不夠好,只知道滕牧師師母曾在印尼有過一段宣教日子,其他的都不太明白,也就更不能理解他們何以對宣教會有那麼大的熱誠。

  這個有超過14,000名大學生出席的宣教大會結束後,我與60多名出席者登上大會安排的螺旋槳飛機,啟程返回加拿大。剛開始在大學讀一年級的我,第二次乘坐飛機(第一次乘搭飛機是由香港前往加拿大),更是第一次乘坐螺旋槳飛機。當高空的寒冷霧氣從飛機門縫透進機艙時,我想起宣教大會的另一位講員宣教士伊利沙白.伊理奧(Elisabeth Elliot)的分享。她的丈夫伊理奧(Jim Elliot)與四位志同道合的宣教士,乘坐小型飛機,要將福音帶給極少與外界接觸的印第安人──奧卡族。當飛機降落在奧卡族村落的對岸後,不幾天,這五名宣教士已被敵視白人的奧卡族人殺害。

  宣教士要吃蟲,要學咕嚕咕嚕的語言,更可能會被殺……。我清楚知道天父呼召我作傳道人,但我下定決心,不會作宣教士!

你不是宣教士

  唸大學二年級時,我愛上了在同一教會聚會的一位姊妹。她知道我大學畢業後要奉獻讀神學,就在我未入神學院前,進草原聖經學院修讀聖經課程,為的是要當個好師母。這位姊妹名叫黃月甜。

  我們在1978年結婚,月甜這年也在草原聖經學院畢業。婚後我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在神學院裡,我碰到很多曾經作過一期、甚至多期宣教士的同學。我常與他們交談,查問他們為什麼要當宣教士。想不到,一次,竟有同學反問我說:「為什麼你不是宣教士?」

  我就讀的神學院每年都舉辦宣教週。1980年,我與月甜一起出席宣教週的一個晚會。當講員說出天父的意願是要我們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時,我內心感到這是天父向我發出的呼召,祂要召我「去」!我沒多加考慮,就從座位站起來,回應神的呼召。我對自己說,無論去哪個國家宣教,甚至去多個國家,我都願意。

  我站起來後,月甜竟也跟著站起來。我對月甜說:「你不用陪我站起來,因為天父呼召我,不是呼召你,你不是宣教士。」原來月甜早在草原聖經學院讀書時,已決志獻身要作宣教士。她為了我願意宣教,已經默默為我禱告了多年。

我們決定成為宣教士

  神學畢業後,我在教會跟隨資深牧者學習事奉了三年,然後接受教會和差會差派,轉眼間已在宣教工場事奉了23年。開始的時候,我們在菲律賓宣教,之後來到柬埔寨。我曾以菲律賓語生活,以廈門話服侍移居菲律賓的廈門人,又能操柬埔寨語;我喜歡菲律賓的各種食物,也享受柬埔寨的街邊小吃─炸蜘蛛、鴨仔蛋!今天,我們夫婦仍然在柬埔寨服事。主若願意,我們會繼續在柬埔寨宣教,直到我們退休之年。

以往,我有三怕,怕吃蟲、怕學話、怕死。所以,我下定決心不會做宣教士。現在,這三樣我都不怕。只怕一樣,神不要我做宣教士。

踏上宣教路流程圖

%e8%b8%8f%e4%b8%8a%e5%ae%a3%e6%95%99%e8%b7%af%e6%b5%81%e7%a8%8b%e5%9c%96-web-01

加入差會的好處

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參加差會要籌募宣教經費?如果我已經有足夠的經費,還需要參加什麼差會!」

  這樣的說話,不是第一次聽到。事實上,是對差會的誤解,以為差會只負責經費安排,將差會看作轉賬的自動櫃員機。

加入差會的好處

  當你加入差會,踏上宣教之路,這表示你有四方面的需要。

1)你需要團隊的配搭

  屬靈的事奉,是肢體配搭的服侍,是恩賜組合的隊工合作。沒有一個基督徒會擁有所有的屬靈恩賜,沒有人可以獨個兒承擔由開荒佈道,至新興的教會承擔自己全部責任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工作。成功的「獨行俠」式宣教士,過去沒有,今天也沒有。

  加入差會,是加入一個團隊。差傳是宣教士群體,每個宣教士的背景、性情、恩賜都不一樣。在團隊中,大夥兒就能夠互補不足,彼此配搭,在合一中顯出多元,在多元中體驗合一。

2)你需要關顧與支持

  你回應主耶穌基督的宣教士呼召,直到從宣教工場退休為止,宣教士在各個階段,都需要差派單位的關顧與支持。這包括工場與服侍群體的確定、經費的籌募、工場居留工作簽證的申請、語言訓練的安排,隊工的組成、代禱的聯繫、子女教育的安排、突發災難危機的處理、述職的聯絡安排、宣教士個人成長……。優良質素的差會能夠幫助宣教士。這並不是說結果一定很理想。但是優良質素的差會都會為團隊的成員一同面對困難,一同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聽見所謂「差傳鐵三角:宣教士──差派教會──差會」的關係。過份強調這個三角關係,有時會產生一個錯誤印象:「差會是管轄宣教士的,宣教士是帶著籌募來的經費給差會的行政人員來督導。」事實上,許多差會的行政工作,都是由資深宣教士來擔任的。他們憑著經驗、學養、知識、恩賜、恩典,來服侍同工,希望他們得著最好的照顧。宣教士是差會的肢體,整個身體會自然地照顧個別的肢體。

3)你需要資深宣教士的帶領

  初到宣教工場,那一個宣教士「新丁」可以再誇口呢?昔日世界的成就,往日教會事奉的成功,能言善道的口才都一去不復返。在跨越文化的衝擊下,初到工場的宣教士變成「文化嬰孩」。有眼看不見,有口不能言,有耳聽不懂,有恩賜亦不能發揮。整個生活失去方向感。

  曾是「過來人」的資深宣教士,能夠幫助「年青」的宣教士。他們的經驗、生命、教導,使後輩可以克服困難,避免許多無知的錯誤。提摩太和提多需要保羅。新任的宣教士謙卑承認需要在許多事情上,向前輩學習。

4)你需要與支持教會溝通的橋樑

  宣教士在工場上,許多時候無法清楚具體的將工場的情況、自己個人與家庭的需要、特殊問題及困難,向支持教會反映。因地域的距離、文化差距的因素、工作與時間等壓力,常使問題變得複雜。個人與家庭的需要,許多時候也不方便分享。

  差會能夠擔負這方面的角色。扮演橋樑的作用,代表宣教士向支持教會分享宣教工場上的情況,明白宣教士的需要,使支持教會能夠成為宣教士在後方更有效的盾牌,更優異的宣教伙伴。

  因此,參加一個優良的差會,就是加入一個團隊,不走「獨行俠」的事奉路線。你會得著合宜的關顧,幫助你在生命與事奉上成長。在差會中,你有機會跟隨資深同工學習。差會也成為你與支持教會溝通的橋樑。

選擇合適的差會

  參加差會,可以使宣教士得著幫助。因此選擇合適的差會,就變得很重要。有人甚至說,選擇差會,就像選擇結婚配偶一樣。所以應該謹慎、忍耐搜集有關資料;當然要禱告並徵詢了解宣教事工情況的屬靈長者的意見。

  下列是考慮合適差會的一些基本原則:

1)信仰與神學

  宣教士必須接納自己差會的信仰與神學,在福音派的基要信仰下,神學的詮釋與禮儀的施行,仍有許多不同的立場與空間。你需要了解是一個廣大的心懷,還是狹窄的胸襟。你是否能夠接納這種立場與定位:例如水禮、末世論、教會制度、與其他教會與差會的關係、屬靈恩賜的運用、婦女神學等?

  注意那些沒有明文的傳統。可以詢問差會中資深同工。

2)政策與守則

  應該仔細查閱差會的行政規章,並與差會代表討論。很多宣教士的「傷亡」,就是因為宣教士在前赴工場之前,對差會的政策有許多假設。

  這些政策與守則包括財政、工場行政、差會領導、人事安排、子女教育、福利薪津、退休等。不可以為了前赴工場而接受一些自己不同意的政策,然後在以後的宣教士生涯中與之摔跤。

3)事奉的範圍

  每一個差會都有不同的工作重點、服侍地區、事奉群體對象。你要從事的工作,差會有沒有經驗?其工作表現怎樣?宣教士的穩定性與傷亡率多少?若差會對你的事奉沒有經驗,差會願意承擔試驗的責任?你自己又是否願意與差會一同嘗試「冒險」?

4)處事的方式

  差會的處理事情的方式,往往是由以往同工及傳統所形成。這些都是不明文的規則,「差會的文化」。差會怎樣對待同工?如何處理宣教士的傷亡?能否提供適當的訓練給新任的宣教士?給予宣教士合宜的關顧?怎樣幫助同工度過文化衝擊、靈性低潮、情緒低落,以及其他種種必須給予關懷輔導之時刻?怎樣處理在事奉、生活犯錯的宣教士?

5)同工的質素

  不要只為「招牌」吸引而隨便加入一個差會。應該觀察差會的同工與宣教士的表現。你可以在他們身上發現令人羨慕的特點:快樂、滿足、有目標、有信心、為其工作感到興奮、欣賞敬重他們的差會。

6)自己的背景

  在考慮以上的差會情況,你也需留意自己的文化、語言、恩賜、教育、訓練等背景是否適合參加該差會事奉。例如參加西方差會(國際差會),英語程度有一定要求。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差會,正如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教會,上列的原則,是一般考慮的因素。不斷的禱告、溝通、了解、求神引導、屬靈長者的意見,各方的客觀印證,那都是妥當不過的。

結論

  每個差會有其長處,也有弱點,正如你有許多長處,也有弱點。差會渴望你加入他們的事奉行列,正如你渴慕參與他們團隊一樣。每一個階段,健康的差會都樂意幫助你。

現在就裝備自己。為自己的恩賜、長處感謝主,也為自己的弱點求主幫助。努力擁進這宣教大隊行列之中。你應尋求屬靈長者的意見,討論怎樣可以達至更高標準。與那些能夠與你同心追求的朋友一起禱告,直至你說:「我隨時都預備好了。我心裡火熱,隨時聽命,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差會的宣教士甄選

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當差會接過宣教士申請檔案,便開展宣教士甄選的程序。本文從差會的角度,來討論甄選宣教士的幾個課題。

甄選的目的

  從屬靈的角度,這個程序就是去分辨神的旨意,確定申請人的宣教士呼召,並認定是神的帶領,讓申請人加入差會,成為團隊的一分子。

  從行政的角度,差會甄選過程不單是確定申請人領受了宣教士呼召,更重要的目的是挑選合適的人材,完成差會工作的目標。差會的一個責任,是在合適的時候、差派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工作。甄選程序就是為完成這個責任。因此甄選宣教士與差會的目標、政策、事工哲學有著密切的關係。

  如果差會不單是去尋找神呼召的宣教士,更是去尋找適合差會工場上需要的宣教士,便較容易配對成功,將來工作相得益彰。部分的初上工場的宣教士,雖然他們動機純全、熱心可嘉,但是他們對工場的需要、團隊的投入、環境的適應,顯然是不能配合,成為一個「製造麻煩而又不勝任」的宣教士。有些個案,是神並沒有呼召他們宣教去。但是許多時候,他們的問題是配對錯誤,到了一個不適合他們的工場,擔負了一個不適合他們的崗位。因為配對錯誤,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

  甄選過程是差會用來尋找合適的同工的工具。這也表示某些申請人雖然不適合某間差會,卻可能適合另一間差會。差會間的合作,可以透過轉介讓如魚得水。

認識申請人

  擁有屬靈分辦能力的人,在甄選中能夠發揮他們的恩賜,憑著他們的直覺與經驗,會能夠辨認天國的千里馬。這對差會和宣教士都是福氣。不過,超級的屬靈伯樂並不多見。我們一般都只能從申請人的過去和現在的表現,來衡量他們將來的表現。換句話說,申請人是不是差會要尋找的合適宣教士,往往只能從申請人的過去作為甄選的依據。

  基本上,差會從四方面的資料來認識申請人:申請表格、推薦信件、心理測驗報告、個人面談。

  申請表格一般都附有身體健康報告、得救及蒙召見証。設計優良的申請表格能夠提供大量有用的資料。只是世界上沒有放諸四海的優良申請表格。每一間差會都需要為自己設計合適自己的表格,並且應該不時修訂。這樣說來容易;事實上,問得恰當,卻是一個智慧的考驗。

  推薦信件常是使人大感頭痛。華人社會看重客氣、持守中庸,以致資料有時不夠客觀。雖然如此,差會仍然可以從推薦人得到寶貴的意見,特別是當我們採用口頭電話或直接見面尋求諮詢,不少推薦人都願意以口頭提供誠懇而真實的圖畫。

  不少人誤會了心理測驗報告,以為是輔導人員與申請人談話的紀錄。事實上,心理測驗是屬於行為科學的範疇,是心理健康的專業評估,應由心理學家或經訓練的專業人員負責。心理測驗報告並沒有「合格」與「不合格」,也不是用來決定接納或拒絕宣教申請的「虎頭閘」。優質的專業心理測驗報告能夠找出申請人的長處及短處,並作出中肯的心理健康狀況評估。這份報告應由負責測驗的專家來解讀,對申請人的瞭解,有很大的幫助。

  個人面談是整個甄選過程的高峰。從申請表格、推薦信件、心理測驗報告彙集而來的資料,都成為個人面談的基礎。面談的目的,是確定有關資料的準確性、澄清某些不清楚的疑惑、瞭解應該知道而未有提供的隱悔面。特別是一些主觀性的資料,例如宣教呼召的主觀感受、申請表格語言項填上「普通話流利」、工場選擇指定某個地區群體等。負責面談的小組需要掌握一定的面談技巧,才能抓住重點,對申請人有更多的瞭解。面談中應讓申請人有機會發問。在對話間,有智慧、經驗、觸角敏銳的小組,不難聽到未說出來的話、看到未顯露於外的心、感到未洋溢於形的情。

確定適合人選

  一切的資料彙集,只是為了一個目的,申請人是否合適加入我們的差會,蒙差派出去作宣教士。差會要從資料中尋找「憑據」、「記號」,以說明申請人在靈命、品格、裝備、服從、忠誠上,合乎一定的表現,好讓差會確定申請人是合適的人選。

  在整個過程,差會應能確定申請人靈命成熟:重生得救、恆常靈修、宣教呼召的主觀確信並得到教會的群體客觀印証。申請人是否擁有良好的品格:和諧的人際關係、合宜的男女長幼程序、誠信的財務信譽、樂觀謙卑的服侍態度。事奉裝備上,申請人的恩賜、才幹、背景必須與工場崗位吻合,能夠應付事工的需要。服從的表現上,申請人在以往的工作上聽從主管,對下屬願意承擔領導,對交付的責任盡上全力,在教會投入團契相交與服侍。對申請參加的差會,申請人有沒有忠誠的表示:認識差會的歷史、瞭解其特點與事工哲學、同意差會的信仰、神學、處事方式、滿意差會的表現、甘心樂意被稱為該差會的宣教士、願意順服神的權柄以外、也聽命工場主任、總幹事、董事會的領導。

  差會也需要留意一些特殊而敏感的過往背景。這些包括異性婚外關係、同性戀、交鬼、吸毒、複雜的家庭、特殊的背景、近期發生喪偶之痛、近親離世、取消訂婚之約、或一段重要關係的結束等。這些都需要謹慎處理。

  要確定申請人是我們差會的適合的人選,必須從所有的資料中,找到足夠的「記號」。

結論

  世界上沒有完美理想的宣教士。但是我們可以協助那些說「我願意去」的宣教士申請人,去確定他們是否適合加入某間差會,被差派出去,作合適的工作。

  不適合的人,不一定是「次等」的申請人,因為適合是雙方的。正如戀愛,不適合的對另外的第三個可能非常適合。這是配對問題,是甄選的目的。

我們沒有辦法預估一個人將來的表現。但是,個人過去行為的表現、反應及經驗,會是將來的預測的指標。特別在異文化生活的壓力下,過去的經驗塑造了反應的模式。因此,神的旨意、個人動機、過往表現,是確定申請人是否適合的主要因素。這「確定」必須獲得足夠「記號」去支持。甄選是尋找配對的記號。

如何明白神的旨意

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宣教士是誰?

  宣教士是蒙神呼召全職事奉,在跨文化處境中開荒佈道建立教會的福音使者,目的是建立在工場中神子民群體成為負起自己責任的教會。這包括:

  1. 若干文化距離;
  2. 若干地域距離;
  3. 離開自己原來的教會;
  4. 被教會或基督徒群體所差遣;
  5. 在福音未及之民中間從事差傳事工。

今天還需要宣教士嗎?

  世界上仍有12000個福音未及之言語文化群體,部份更是從未聽過福音,沒有聖經,沒有詩歌,沒有聚會,沒有多少基督徒。

  如果沒有基督徒去到他們當中作主復活的見證,他們就沒法得著神的祝福和恩典。

宣教士呼召與引導

  1. 生活原則:「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5-7)
  2. 神願意人明白祂旨意,引導人走在祂道路上:「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
  3. 個人的主觀確信:聖經亮光,感動,禱告,講台信息,閱讀(宣教資料,見證,傳記等)世界需要,內心負擔。
  4. 群體的客觀印證:屬靈領袖,敬虔信徒,家庭,同伴。
  5. 工場的需要:短宣,宣教士分享,見證,宣教資料。
  6. 才幹,恩賜,裝備與工場需要的吻合。

需要留意上述的次序,先是生命,生活上與神建立正常健康的關係,才能談聖工的呼召與引導。先是個人主觀的確信,群體客觀的印證,才來看工場的需要與才幹恩賜裝備的配合。

以馬內利

朱昌錂(中華福音使命團國際總幹事)

呼召

昔日回應主呼召 壯志豪情染衣襟
如今花果數凋零 灰心喪志倍低吟
營壘堅固攻不破 誰人相信我盡心
豈知以馬內利 伴我走過高山低谷 靜默信任

父母

父母恩情記在心 奉養頤年報不完
天國忠貞人子孝 抉擇稱心實艱難
遊子遠遊雖有方 孝心只有夢雲間
豈知以馬內利 神恩百倍應許滿溢 感謝燦爛

子女

人家孩子上學堂 校名鏗鏘響噹噹
宣教孩子走遠方 小小年紀不在旁
父母情牽掛斷腸 兒娃照樣登殿堂
豈知以馬內利 祝福無數傾流不盡 從不匆忙

家國

踏主征途冬又秋 少小離家不回頭
鄉情國事懷盈袖 佳節美餚夢中求
客旅寄居天國路 床前明月倍離愁
豈知以馬內利 神家天國無牆無界 不再蜉蝣

腳蹤

人子降臨馬槽間 貧窮孤寂加略山
狐狸有洞鳥有窩 客西馬尼哭三更
我踏主道效主忠 抹乾眼淚濕衣衫
豈知以馬內利 天涯海角背我崎嶇 晨星待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