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情願向前「行 」(12/2024快訊)

Home 文章 理情願向前「行 」(12/2024快訊)

理情願向前「行 」(12/2024快訊)

純文字版

綻放生命的花朵

周成牧師│派駐台灣工場宣教士

  尋尋覓覓,去日本?不是。回頭,看到有從台灣來香港的問路人,向我遞上名片,說:「請你來台灣!」又聽到台灣靈魂的呼聲——只有400多萬,0.001客家人口——是未得之民。於是懷著熱忱,定意踏上台灣征途!下了飛機,到處竟掛滿了「周成過台灣」的橫額,可笑,這麽隆重歡迎我?巧合,原來只是一齣電影的宣傳!但神的愛,竟以此為證呼召我來台!菜鳥初到,操國語口音不清,遭冷嘲熱諷對待,不是味兒!妻子反補我不足,女兒蹦蹦跳跳學國語沒有問題,很快便能融入同學群中!「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耶三十三3)感謝神,靠祂的恩典讓我能迎難而上,專心了解台灣特質文化,發現台灣人很重情、重視家庭,往後循著這個路徑,改變和轉化,延伸開拓教會。

  宣教不浪漫,然而靠著禱告及建立家庭祭壇,一步一腳印,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經意底下,神賜我家新生兒;有支持堂會奉獻、代禱關心和鼓勵,神又開拓我的屬靈視野,喜樂熱情地接待短宣隊約有200隊,培訓回去繼續代禱。在這些宣教互動中,不知不覺建立了很多深厚的情誼和支持夥伴!如雲彩的見證人,我最是樂此不疲的付出,勇闖宣教門!在台36年,如今變成老鳥,祈傳承後人,保重健康!教會弟兄姊妹關愛牧者,一次我手術後不到幾天重返教會,他們萬分振奮!跟隨耶穌,主恩滿滿夠我用的!感恩!

  我也有失望失落過,有許多人信主之後又背道離教,有人在意外中返回天家,有人軟弱懷疑主,有人不再返教會,沒繼續相信耶穌,有被異教騙去……是滿難過的。猶大書20節說:「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總不要偏離主的道喔!服事上會禱告掙扎和謙卑靠主轉化,往往因信心靠主又峰迴路轉,有神蹟奇事;發現將恩賜發揮,有能力迎向更新!兒女在求學升學階段及女兒的婚姻中,也經歷主賜超過所想所求!神賜幸福家庭,子女蒙恩蒙福,開花結果!讚美主!如同驢駒子,主在僕人一家,多麼奇妙偉大,使用我這不配的器皿!宣教——實在成為了我多彩多姿的祝福!


在工場中的調適

心思明慧│派駐創啟地區宣教士

  不經不覺已經在這裡五年了,感恩神讓我在這段日子有所學習成長。按 Tom A. Steffen 在《跨出舒適圈大挑戰》一書中所指,大多數宣教士都會遭遇文化衝擊的三個階段:(1)一切都很美好,這邊跟家裡一模一樣;(2)除魅,我要打包回家;(3)調整,我終於開始覺得自在。或許我在出發前已對這地方有些了解,所以在生活中沒有遇到很多超出期望或想像的事情,很快就轉入第三階段。只是其中有一點沒有想到的是,原來本地華人在面對各種不便利的情況下,急性子的個性仍沒有改變。過去在香港做事,我慣常都會事先有規劃,確保事情能按進度順利進行,可是這裡卻有各種因素令我們很容易大失預算(例如網絡、水、電和交通的不穩定)。或許大家已習慣活在經常失控的情況,所以似乎都放低了對工作執行力和果效的執著。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大家會調慢步伐,或減少做一些又大又難的事情。反而大家會比較少花時間去認真思想計算代價,或對所作的決定作檢討,大多是一味勇敢向前衝刺。正如本地很多「爛尾樓」的情況,基督教界中也有不少「爛尾事工」。我之前也為這情況感到困擾,但後來漸漸發現,本地華人也沾染了本地政府的不良文化,原來只要付代價的不是自己,大家就傾向會懶惰去思考。雖然本地人也默認這問題,可並不表示大家都逆來順受,只是大多數會選擇以逃避的方式來面對,而非對質或反抗,其中一個結果就是願意委身的人越來越少。在商業社會或基督教界中,人之所以選擇短暫地或抽離地參與,是因為已經耗盡或快要崩潰。大家對整體文化的無力感,加速了他們離開本地,轉往外地發展的想法。

  回顧過去幾年,我們確實面對不少張力,本地有太多緊急的需要、太多不同人的訴求、太多事奉的邀請、太多可獲得肯定的機會……而且我們心中也有手頭工作以外的負擔(如何推動華人教會更多參與宣教工作),我深感到若要長久健康地事奉,必須學會如何面對張力。很同意 Steffen 所提出的一些方法:接受自己的局限、明白壓力無可避免、汲取靈性資源、耐心對待家人及同工、成為當地教會的一份子、找時間從事嗜好。記得在疫情期間,一次與總幹事朱昌錂牧師的線上面談中,他說了一句:「做甚麼 ICT 工作!要拒絕做太多不相關的事!」因這句話的提醒,那時我堅決拒絕承擔全部工作,和要求聘請其他人來做。今年我也學習完全放手不管(儘管發生了很多事情),學習投降、say no 和看得開。曾有一段時間,我很著急自己不夠時間心力去參與其他前線的宣教工作,但是漸漸發現神也在神學院的環境中,使用我們去祝福和影響一些有宣教負擔的學生。原來我一點也不孤單,因為神興起了不同的肢體,為不良的人事和工作文化帶來改革。在不用去其他教會講道的日子,我們都會穩定地在一間教會聚會,雖然有時會被邀請在該教會講道,但是我拒絕了以導師組長的身分跟他們的會眾互動,因為我很需要在工作環境以外有團契生活。在充滿「使命感」(普通話音接近「死命趕」)和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仍會維持一些減壓活動(運動和模型),這些活動有助自己保持精神和情緒健康。最後,要感謝我的差遣教會——播道會福泉堂支援小組的成員,他們是我們一家的「樹洞」和安慰者。


宣教CHECK LIST

–– 三個選擇:是/否/不確定

這份 CHECK LIST 未必很完全,但其存在的意義,純粹是幫助你檢視一下自己的現況/階段,當中的問題多種多樣,未必每一條都適用於你,也有一些可能你從未曾想過,有些則可能是適用於現在,有些更是涉及到出了工場後的……無論如何,這都可作為一個提醒或參考。

呼召方面

  • 神呼召我作宣教士?
  • 有具體宣教方向?
  • 承上題:長期(3年以上)/短期 (1-2年)/開荒佈道/建立教會/訓練門徒/支援宣教/專職宣教/帶職宣教/營商宣教/網絡宣教/其他?
  • 曾有短宣經驗?
  • 有海外跨文化宣教?
  • 有本地跨文化宣教?
  • 有特定想服侍的群體?
  • 承上題,什麼群體?為什麼?
  • 有特定地區?
  • 承上題,為什麼?
  • 教會認同你的呼召?
  • 你所屬的團契認同你的呼召?
  • 你教會弟兄姊妹知道你的呼召?

屬靈方面

  • 你和神的關係好嗎?
  • 你愛神嗎?
  • 你願意愛神所愛的人嗎?(縱然那不是你所愛的?)
  • 你順服嗎?(例如神叫你留下,而不是去海外?或神叫你在機構服侍,而不是去前線……等?與你意願不同的,你願意開放及順服嗎?)
  • 你是否願意順服屬靈長輩或前輩?
  • 你身體、靈命及情緒健康嗎?
  • 你有常常操練祈禱嗎?(隨時隨地/恆常穩定/特定主題等)
  • 你有屬靈操練嗎?(例:靈修、讀經、敬拜、 祈禱、默想、退修、禱讀、禁食、奉獻……等)
  • 你對宣教使命認識有多少?
  • 你對自己的性格、恩賜才能、恐懼、渴望、忌諱、限制、做事方式……清楚嗎?
  • 你和神、和人的關係好嗎?
  • 你能獨處嗎?
  • 你能進入人群中、與人為友嗎?

生活技能方面

  • 懂開車嗎?
  • 懂一般家居維修?
  • 懂買餸、烹飪?
  • 懂管理家庭收支嗎?
  • 懂做家居清潔嗎?
  • 懂手洗衣服嗎?
  • 有恆常做運動嗎?
  • 願意學習新事物嗎?
  • 有個人嗜好及興趣嗎?請說出三樣。
  • 懂理髮嗎?
  • 懂照顧自己及他人嗎?

裝備方面

  • 有事奉裝備嗎?
  • 承上題,有哪方面的事奉裝備?
  • 接受了神學裝備嗎?
  • 有其他裝備嗎?
  • 承上題,是什麼裝備?請註明:
  • 出工場前,是否需要有本地牧會經驗?
  • 能以英語及普通話作日常溝通嗎?
  • 能看懂聖經嗎?
  • 能帶查經嗎?
  • 表達能力強嗎?
  • 會唱歌或樂器或跳舞嗎?
  • 會籌備聚會/營會/聚餐嗎?
  • 會一些行政、法律、會計之類的基礎知識嗎?

婚姻及家庭方面

  • 單身?
  • 男/女朋友願意踏上宣教路?
  • 已婚?配偶是否同意?
  • 有子女?
  • 有考慮子女的教育問題或有解決方案嗎?
  • 父母健在?年紀多大?
  • 需要供養父母嗎?有其他人能照顧他們嗎?
  • 家人知道及同意你的呼召/計劃嗎?
  • 配偶、子女及父母是否都已準備好了?
  • 你的年紀?
  • 在港有資產嗎?
  • 有何退休計劃嗎?

差會方面

  • 你需要差會嗎?
  • 承上題,為什麼?
  • 有認識及比較不同差會的理念和做法,與自己的想法相合嗎?
  • 選擇哪類差會?(例:國際的?華人的?宗派的?特定群體的?服務性的?訓練性的?)為什麼?
  • 有足夠的支持網絡(禱告及經費)嗎?
  • 如果不需要差會,是打算教會直接差派嗎?
  • 如果不需要差會,是打算自己去嗎?
  • 如果不需要差會,有自己去了解過能如何在工場得到合法的居留嗎?
  • 如果不需要差會,有認識當地可合作的組織/教會/單位嗎?
  • 如果不需要差會,有人能給予你指導/提點/支援嗎?

人際關係方面

  • 你是否認識自己的性格、生命的傷痕、恩賜才幹、限制……?
  • 你和自己關係好嗎?(例:你愛及肯定自己嗎?)
  • 你和親人關係好嗎?
  • 你和教牧長執、弟兄姊妹關係好嗎?
  • 你和外面的朋友/上司、下屬、同事關係好嗎?
  • 你懂得如何保護及照顧自己(身心靈及情緒的需要)嗎?
  • 你樂意和差會、差遣/支持教會、支持者溝通,分享情況及需要嗎?
  • 你懂得處理同工(可能也是你的配偶)之間的衝突嗎?

文化語言方面

  • 你認識自身文化的特徵及價值觀嗎?
  • 你認識工場文化的特徵及價值觀嗎?
  • 你能說出目標工場及自身文化的差異嗎?
  • 你認識目的地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等情況嗎?
  • 你喜歡/有學習當地語言嗎?
  • 你覺得學習當地語言重要嗎?
  • 你有留意肢體動作在不同文化中的含義嗎?
  • 你曾否留意過不同習俗/習慣背後的含義呢?
  • 你有留意到顏色、數字、衣飾、食物、時間、空間及建築……在自身文化及工場文化中的含義嗎?

代禱信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