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版
本地跨文化事工──尼泊爾篇
人生下半場——我忘記了,祢都曉得
歐淑賢(Brenda)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某個寒冷的日子,我、外子和一位在做尼泊爾事工的弟兄,拿著小禮物到西洋菜街(女人街)一幢唐樓,到一個尼泊爾家庭作聖誕探訪。
當時我剛退休了幾個月,仍未正式思考人生下半場的方向,這次突然出現的任務(關心尼泊爾兒童的成長,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喜歡美術音樂,……),令我想起十年前在教會的差傳主日,差會同工向我們介紹少數族裔足球事工,那時我心裡對神說:「很特別喎!踢波傳福音,有機會真想去球場探吓佢哋。」後來一忙,也就忘記了。然而,神萬事都曉得!
那天,我們要探訪的兩兄弟早早就在家樓下「恭候」!攀了六層樓梯後,氣喘甫定,他們很靦腆地招呼我們吃雞肉饃饃(餃子,尼語稱 MoMo),他們竟然是全家齊集,以表達歡迎。
尼泊爾人的家庭觀念很重,加上可能在本地生活不易,親戚更加傾向聚居一處、彼此幫助。這家孩子的居所,有四房一個小廳、一個洗手間,卻住著三個有親戚關係的家庭。廳角有一座與小廳不成比例的神壇,供奉著他們膜拜的神靈。我恍然大悟,大哥的英文名字正是他們供奉的其中一個神明的名字!尼泊爾人生性熱情友善,但若有家族成員改信其他宗教,長輩們會群起反對,毫不客氣。
後來在閒談中才知道這兩兄弟就是來自那個足球組……
轉眼間,我已跟尼泊爾孩子相處了五年了。我們通常會在星期一至四下午與他們相聚,隔個星期五則有名為「Friday Sunshine」的聚會,是類似團契形式的,義工大多是退休人士。
尼泊爾孩子一般都很單純,但非常活潑,好動多言;有時候我在想:「佢哋日日對住班老人家,真係好悶喎!」然而,孩子們雖佻皮,內心卻很有情,明白導師們有時縱然嚴格,其實是疼他們的。他們知道導師們都信耶穌,有些孩子在休息時愛拿起圖書、包括兒童英文聖經來看。我們雖然又老又欠青春活力,但神的恩典真是夠用,祂的應許是實在的。
主耶穌說:「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十一 30)
這幾年的七至八月,我們都舉辦了兩至四星期的暑期活動,當中有福音元素及佈道,帶領孩子們認識那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
感謝主,兩年前我們收割了第一批福音果子,三個中學生信主;去年暑假多了四個小學生。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十 15)
感謝主,今年五月開始,我們加入中福團大家庭,成為本地跨文化事工組的一員,期盼神的大能及祝福繼續臨在、使更多尼泊爾家庭能認識主基督。
本團需要關心尼泊爾孩童,樂意幫助他們在基督裡、在品格上、在生活上、在學習上成長的義工(最好能用簡單英語溝通),也需要喜歡與孩童家長聯繫、探訪他們的義工,有意者,請以電郵或電話與本團香港辦事處聯絡。